语音隐喻映射中介——同音字在谐音型歇后语理解中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语音隐喻映射中介——同音字在谐音型歇后语理解中的作用
【摘要】:谐音歇后语利用音同关系或音近关系的语音隐喻映射,形成歇后语的后一语节。考察了在前、后语节呈现时间间隔(ISI)不同条件下,熟悉度和有、无同音线索对谐音型歇后语前、后语节语义一致性判断的作用。结果发现,熟悉度和同音线索影响读者对谐音型歇后语的理解,在两种ISI条件下,有同音线索促进谐音型歇后语的理解,高熟悉的谐音型歇后语理解得快。整个研究表明,被试识别了语音隐喻映射是促进谐音型歇后语正确理解的关键。
【作者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心理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关键词】: 语音隐喻 映射 谐音型歇后语 理解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非字面语言认知的神经心理机制研究”(14ZDB15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汉语双字词听觉加工中字、词信息激活的动力模型研究”(31400964)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4XNLQ05,14XNH065) 广东省哲学社会共建项目“汉语惯用语加工基本单元研究:来自EPRs的证据”(GD14XXL01)
【分类号】:H0-05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日常生活中,谐音双关用语非常普遍。如广告语“抢鲜(先)一步”“请勿痘(逗)留”,网络流行语“神马(什么)都是浮云”“鸭梨(压力)山大”等,均使用谐音双关来表达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同时,谐音现象亦与时俱进,如“钱(前)途无量”“跌跌(喋喋)不休”“韩(寒)流”“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晨华;;隐喻映射的认知差异文化根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赵思思;;动物歇后语中的隐喻映射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 赵霞;尹娟;;中英经济语篇中概念隐喻映射模式的比较分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范雪艳;;隐喻映射机制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5 李文婷;;隐喻映射能力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5期
6 张芳;;隐喻映射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张美君;;英汉“黑色”隐喻映射文化透视对比[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杨大磊;王胜美;;“前/后”隐喻映射的对称与不对称分析[J];长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叶龙娣;;英汉“家”隐喻映射的文化对比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17期
10 曹雯雯;;英文经济报道中有关通货膨胀概念隐喻映射模式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智平;基于相似性的汉语隐喻映射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2 陆静;基于原型理论的隐喻映射优先解读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3 侯丽娜;俄汉语腿部动作动词隐喻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563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56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