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标语口号的构建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突发事件标语口号的构建模式研究
【摘要】:突发事件标语口号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宣传、号召、鼓舞作用。其构建、传播过程可以看成是一种非即时交际过程,具有动态性、关联性和滞后性,这些特性影响着突发事件标语口号的构建与传播。从言语行为和非即时交际的动态视角切入,突发事件标语口号的构建、传播遵循选择—关联—构建—调整的模式。受众制约着发布主体对突发事件标语口号的构建,明确受众的物理、社交和心理世界有利于提高标语口号的相关性。非即时交际模式可以将静态的社会用语转变为动态的交际过程,为社会用语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职工医学院人文社科部;
【关键词】: 突发事件标语口号 非即时交际 构建模式
【分类号】:H136
【正文快照】: 近几年,突发事件给社会成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突发事件标语口号作为标语口号的一种,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宣传、号召、鼓舞作用。标语口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2000年前,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洪卫;;刺激行为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的对比分析[J];大众商务;2009年08期
2 胡范铸,聂桂兰,陈佳璇,张佳;中国户外标语口号研究的问题、目标与方法[J];修辞学习;2004年06期
3 陈佳璇;正确的观念和“?”的措施——广东潮州计划生育标语的行为动词分析[J];修辞学习;2004年06期
4 张敏;;标语中语用预设的作用[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锋;;论农村标语规范化及其传播功能的实现[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2 胡范铸;;历史不仅仅是历史——钱钟书历史修辞思想札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陈佳璇;;作为修辞行为的“新词语”发布——基于“2006年汉语新词语”知晓度测试的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柯贤兵;朱丹锋;;试析校园标语的语言特征[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聂莉娜;白曙敏;;户外标语广告中的成语变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30期
6 王正;孙东云;;从文本功能看无主语中文标语的误译[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03期
7 孙欣;;宁波市户外标语口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9期
8 吕美嘉;牟为姣;;从认知角度看二人转人物描写隐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9 姜晖;;概念隐喻理论:质疑与发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冯雪红;戎林海;;原型义项排列法在综合类英汉词典编纂中的使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筱娟;现代汉语礼貌语言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韩承鹏;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D];复旦大学;2007年
3 孙继龙;体育标语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陈丽君;基于资源概念的旅游语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时妍;满语多义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6 刘志成;英汉人体词一词多义认知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7 蒋向勇;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施红梅;类型学视野下的英汉名词短语关系化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9 刘先清;语法中注意分配的认知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10 孙翠兰;基于语料库的汉英中动结构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建军;汉语禁忌语的认知视角解读[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金承 ,曲沟 ,潦寒;标语沧桑[J];东方艺术;2002年03期
2 胡范铸;从“修辞技巧”到“言语行为”——试论中国修辞学研究的语用学转向[J];修辞学习;2003年01期
3 胡范铸,聂桂兰,陈佳璇,张佳;中国户外标语口号研究的问题、目标与方法[J];修辞学习;2004年06期
4 徐国珍;仿拟行为的认知功能及认知策略[J];修辞学习;2005年05期
5 李莉;;试论预设触发语在广告语中应用之言语基础[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3期
6 许世茂;论预设[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7 冯华丽;;语用预设与英汉广告互译[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振奋过中国人的标语口号(之二)[J];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2005年04期
2 ;振奋过中国人的标语口号(之三)[J];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2005年04期
3 刘跃敏;论标语口号的写作要求[J];阅读与写作;2005年01期
4 聂桂兰;标语口号:劝说和宣告功能丧失之后——江西吉安乡村“过期”标语口号的调查[J];修辞学习;2004年06期
5 韩承鹏;;高效标语口号的特性分析[J];大连干部学刊;2008年09期
6 廖广莉;;浅析一些标语口号中的“暴力”诉求[J];传承;2009年08期
7 相德宝;;中国标语口号研究的八种范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S2期
8 赵倩;谈“标语口号”在艺术表现上的作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9 卞士生;;标语口号琐议[J];秘书之友;1993年03期
10 杨晨;于新忠;;浅谈农村标语口号的写作[J];写作;199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宗守云;;不当标语口号例谈[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2 聂桂兰;;标语口号在乡村——江西吉安乡村户外标语口号的田野调查[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午晴;中国人为何喜好标语口号[N];北京科技报;2005年
2 记者 李国臣;我市规范人口和计生宣传标语口号走在全国前列[N];赤峰日报;2007年
3 王铭铭邋(北京大学人类学教授);标语口号这“玩意儿”[N];广州日报;2007年
4 王军荣;不规范标语口号不能一清了之[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5 长平;让标语口号回归民间[N];今日信息报;2007年
6 天波;闲话标语口号[N];本溪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殷菠;从标语口号变迁看社会发展[N];西部时报;2011年
8 早报记者 石剑峰;“标语口号本身是中性的,计生标语问题在于粗暴”[N];东方早报;2012年
9 刘武俊;清理不合时宜的标语口号[N];学习时报;2012年
10 ;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标语口号”[N];四川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若群;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标语口号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宋彩梅;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标语口号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辛\~淼;论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标语口号[D];中南大学;2009年
3 张佳;上海市区户外非商业性标语口号有效性的社会语言学调查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汤颖芳;当今中国标语口号的语言逻辑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5 吴东翔;突发事件标语口号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6 何艳明;土地革命时期中共标语口号宣传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7 屈志凌;标语口号的修辞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贾迎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大众化的实现形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63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63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