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西方翻译研究的多元视角——《翻译中的反思、辐射及转换》评介

发布时间:2017-09-18 16:27

  本文关键词:西方翻译研究的多元视角——《翻译中的反思、辐射及转换》评介


  更多相关文章: 翻译理论研究 翻译学科 译学 多元视角 文化翻译 文本翻译 传统翻译理论 翻译文本 文中 当代翻译理论


【摘要】:正1引言翻译是一项古老的人类活动,然而翻译学(Translation Studies)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仅仅开始于60多年前(Munday,2008:5)。1972年,翻译学创始人之一的詹姆斯·霍姆斯发表了一篇题为"翻译学之名与实"的重要论文。霍姆斯此文中的译学构想被西方学者誉为"翻译学学科的创建宣言"(Gentlzer,1993:92。几十年来,全球翻译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快的发展,翻译学科建设日益完善。相比之下,西方翻译理论研究较为系统、较为完善,诸多方面可以为我国的翻译理论研究提供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
【关键词】翻译理论研究;翻译学科;译学;多元视角;文化翻译;文本翻译;传统翻译理论;翻译文本;文中;当代翻译理论;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1文及参考文献和索引等部分组成,共303页,引言内容丰富。在前言中,本书主编之一皮尔教授翻译是一项古老的人类活动,然而翻译(Paul St-Pierre)首先对翻译学学科发展的学(Translation Studies)作为一门独立的学历史作了简要的回顾,对本书作者的一些主要科却仅仅开始于60多年前(M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谭载喜;中西译论的相异性[J];中国翻译;2000年01期

2 潘文国;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兼谈“翻译学”的学科性问题[J];中国翻译;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永生;;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2 李志英;异化、归化的理据与层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张锦兰,张德让;译语文化与译作的变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刘芳佳;张景华;;从译者主体性看多元系统论的局限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卢颖;;典籍翻译中直译法策略的选择——以《圣经》翻译和佛经翻译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6 王静静;;认知图式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7 刘萍;张娟;吴荣荣;;非英语专业翻译技巧教学必要性探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张聪;;意识形态对20世纪中国翻译实践的影响[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朱耀先;;略论语言翻译与文化翻译[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刘淑芹;;英汉语言对比与口译技巧[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灵;;论汉语新词语的英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嵇德全;;论英汉比喻翻译中的等值与文化差异[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朱琳;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锷;Homi Bhabha后殖民理论阐释及其对翻译研究启示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卢志宏;新时期以来翻译文学期刊译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佳;影视字幕翻译中的文化转向:以美剧《老友记》情感文化翻译为例[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璧;旅游翻译的归化与异化[D];南昌大学;2010年

3 王崧珍;鲁迅翻译思想与其社会文化语境的互动效应[D];吉林大学;2011年

4 唐喜庆;从《论语》三个英译本的不同特点分析译者主体性的发挥[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5 刘洋;从后殖民理论视角论林纾的翻译[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颜爱华;关联理论视角下译者的隐形与显形[D];宁波大学;2011年

7 黄苏敏;文学翻译中审美与文化二要素及其相互关系[D];广西大学;2001年

8 段雅睿;“对等”作为翻译标准的合理性[D];外交学院;2001年

9 刘婷;论“信达雅”[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10 陈玉萍;论中国翻译理论之重建原则[D];广西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义诚;中西翻译理论的比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良,路玉坤;“信达切”再探——兼谈翻译理论研究与批评问题[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程永生;描写与交际——我国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两大主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韩子满;当代美学思潮与翻译理论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丛滋杭;翻译理论研究的必由之路[J];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03期

5 周贻;;翻译策略和翻译理论研究:民族的视角[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张柏然;;顶天立地搞科研 领异标新写春秋——翻译理论研究方法论纵横谈[J];外语教育;2007年00期

7 田巍;郝军;;当代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文化视角[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张柏然;辛红娟;;当下翻译理论研究的两个向度[J];中国外语;2009年05期

9 党争胜;;近二十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方向思辨[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卢杰;;文本·意图·过程——论翻译理论研究的历史传承及内部关系[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道明;;隐喻与翻译——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理论研究的启示[A];华东地区第6届(泉州)翻译研讨会文集[C];2001年

2 张莹;;翻译概论式教材的定位与编排[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3 陈汉卿;;信息时代与翻译[A];华东地区第6届(泉州)翻译研讨会文集[C];2001年

4 孙红梅;;国内翻译界归化和异化研究十年(1997-2007):回顾与思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毛洋洋;;手语翻译职业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困难与前景[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张春海;翻译理论研究不能忘了“根本”[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俞晶荷;框架语义研究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2 傅昌萍;模糊化思维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艳春;近三十年蒙文翻译理论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苏善勇;归化异化再思考: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理论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3 杨国静;以信息性为基础的语篇翻译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4 欧光安;穆旦诗译的诠释学翻译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朴范吉;从信息论角度考察政论文体翻译[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卢贵英;逻辑视角下的翻译的客观性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郭艳红;翻译研究的新课题[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8 吴芳;翻译:概念整合过程[D];中南大学;2006年

9 杨艳;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帝国主义[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10 马彩梅;[D];西北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876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76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4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