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物对人”与“物对物”模式被字句的理想认知模式问题
本文关键词:汉语“物对人”与“物对物”模式被字句的理想认知模式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物 人 名词 受事 主语 被 理想认知模式(ICM) 句式
【摘要】:该文基于理想认知模式的偏离说,对汉语被字句中"物对人"和"物对物"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汉语被字句"物对人"和"物对物"模式分别是"人对物"和"人对人"模式的转喻或隐喻表达,并可同"人对物"和"人对人"模式有统一的解释。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物 人 名词 受事 主语 被 理想认知模式(ICM) 句式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理想认知模式理论视域下汉语被字句的特点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3CYY067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引?言我们曾经探讨了汉语“人对物”和“人对人”模式被字句对理想认知模式的偏离问题,具体解释了下面两类例句:(1)张三的钱包被李四偷了。(人对物)(-用途)(2)张三被李四绑架了。(人对人)(-自由)例(1)我们可理解成通过对“钱包”理想认知模式中的“用途”偏离而获得句法上的成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诗穹;;一层偏正结构的内部歧义现象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周国光,黎洪;现代汉语制作动词的配价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刘进;;近代汉语“被”字句的语义色彩及相关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4 吴增欣;吴平;;“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语义差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5 张健军;;配价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2期
6 杨晓敏;;施事、受事语义关系不明的歧义成因[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7 邵天松;粘着体宾动词的配价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岳利民;作结果补语的"清楚"的词性及语义指向[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梅晓娟;配价语法与现代汉语学习词典编纂[J];辞书研究;2003年05期
10 高霞;;现代汉语介词“在”、“跟”、“对”、“从”的对英汉语教学研究综述[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殷国光;华建光;;《庄子》动词配价研究[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2 周静;;从三结合角度看对外汉语句式教学——以“被”字句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冀铁亮;孙薇薇;穗志方;;语言学与统计方法结合建立汉语动词子类框架类型集[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张凤;;贵阳方言“着”和“得”的语义配价初探[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1期[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莉娜;翻译中句子结构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刘志富;现代汉语领属性偏正结构及其相关句法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任敏;现代汉语非受事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艳华;载瓦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邱明波;动词的指向对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的句内回指的制约[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冯文贺;汉语连词及其相关结构的依存分析[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佳;浅析《训世评话》中的兼语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雪丽;洪洞方言“X+人”式使感形容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赵正莹;汉语中“V成”构式的描写与分析[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晓武;“汉语水平考试”常用语气副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5 袁傼瑜;基于依存树库的英语名词句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李连芳;印尼学生汉语动结式理解与输出情况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张丛林;现代汉语“对NP的VP”结构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曾;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兼语句习得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9 明蕾;汉语动词“买”的句法语义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锦志;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词配价与意合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飞华;唐巧娟;;试析被字句的语篇功能[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2 方林刚;;新被字句的选择性继承与创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吴芳;黄燕旋;;从语篇功能看近代以来被字句的发展[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丁建川,曹贤香;浅谈被字句[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0年02期
5 王明华;《金瓶梅词话》中的被字句[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6 张伯江;;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对称与不对称[J];中国语文;2001年06期
7 劲松;被字句的偏误和规范[J];汉语学习;2004年01期
8 游舒;被字句的语息表达对其成分消隐的制约与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邵敬敏,赵春利;“致使把字句”和“省隐被字句”及其语用解释[J];汉语学习;2005年04期
10 丁勇;;《元典章》的被字句[J];孝感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沈锡伦;语法的浸润现象[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2 城固县老庄镇徐家村小学 彭兆恒;准确把握教材体系抓好小学语文教学[N];汉中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游舒;现代汉语被字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颜力涛;汉语被字句的“偏离义”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英;现代汉语被字句句法语义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耿直;被字句动词组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3 黄新强;现代汉语非宾格句和被字句生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冉云云;现代汉语中的被字句:语段推导[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5 见娜;网络被字句的句法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迪;被字句中动词的基本形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颜力涛;时间关系与被字句[D];吉林大学;2007年
8 祁青;从《四世同堂》看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动词差异[D];浙江大学;2009年
9 谢军;动词后带“着”被字句的功能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10 唐广磊;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被字句翻译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85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85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