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语篇研究的多模态视角
本文关键词:科学教育语篇研究的多模态视角
【摘要】:科学教育语篇中的多模态特征是当前国际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系统功能语言学通过层次化的视角分析文字、图像、化学式等不同表征手段,进而剖析多模态构建意义的特殊方式,并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多模态研究考察的对象包括图画等非语言表征手段的独特功能,同一语篇中不同模态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不同模态之间的转化历程。本文主要结合化学学科中的图文并茂现象介绍多模态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范围,并探讨该项研究对我国科学教育的启示。
【作者单位】: 四川外国语大学出国培训部;
【关键词】: 多模态 系统功能语言学 层次化 科学教育
【基金】:四川外国语大学校级科研项目“多模态视角下的科学语篇分析研究”(SISU20120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5
【正文快照】: 1.引言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及信息技术的普及,图片、录像、动漫、三维模型等多模态交际方式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日益频繁。从20世纪90年代起,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多模态研究蓬勃发展,其阶段性成果已经获得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当地中小学不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宁;郭玉英;;国外物理概念转变研究:借鉴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06期
2 张德禄;王璐;;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丹;;教师专业化与高职英语教材编写的多模态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2 汪剑;;大学英语大班课堂中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3 刘晓琳;;多模态话语协同作用在视频广告中的体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4 曾庆敏;;大学英语教学的多模态性及其作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刘晓琳;;视频广告中态度意义的多模态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孙志平;李魁海;;大学体育课运用多模态话语的思考[J];大家;2011年09期
7 吕文澎;侯晓蕾;;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英语专业师范生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以西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师范生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8 杨文慧;;论大学商务英语教学课程战略理念与模式构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9 宋润霞;;多模态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选择[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年03期
10 万绍华;;例多媒体技术辅助下的多模态商务英语教学[J];当代经济;2012年2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潘鸣威;多模态视角下的口语交际能力:重构与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张征;英语课堂多模态读写能力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龚晓斌;文学文本中的视觉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4 赵文超;中学科学教科书中的知识表征[D];厦门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晓琼;我国科学课程设置对公众科学素养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陈佳芝;中外媒体气候变化报道研究(1988-2010)[D];暨南大学;2011年
3 张淑杰;大学英语教学中多模态协同作用下的意义建构[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李幸;基于MAS的离子反应试题绝对难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丽萍;以影视为载体的多模态话语输入与口语输出相关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龚私私;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多模态语篇人际意义的构建[D];苏州大学;2011年
7 窦红双;话语的多模态性:理论与实践[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马利霞;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发展-Baldry的影视语篇多模态语料库研究方法[D];江南大学;2012年
9 何健;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物理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詹慧中;通过双情景学习模型(DSLM)促进概念转变的实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年05期
2 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张志敏;;多模态视角下诗画语篇解读[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曾庆敏;;大学英语教学的多模态性及其作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李战子;陆丹云;;多模态符号学:理论基础,研究途径与发展前景[J];外语研究;2012年02期
4 蒋婷婷;;多模态隐喻建构的认知初探[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2年02期
5 李力;;幽默的多模态[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陈明瑶;谢莉;;论多模态隐喻的认知和情感说服功能[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王小梅;;多模态的大学英语精读教学[J];北方文学(下旬);2012年11期
8 王娣;陈海庆;;多模态语篇中模态间的协同关系[J];知识经济;2013年09期
9 杨旭;汪少华;;电视广告音乐的多模态隐喻机制分析[J];外国语言文学;2013年03期
10 陈金莲;;多模态语篇的接受美学价值取向[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东;谷珍;杨燕平;白鹤;;多媒体多模态教学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适用性及效果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四辑)[C];2014年
2 张霄军;;多模态语料库:抢救濒危语言的有效途径[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夏凡;王宏;;多模态情感数据标注方法与实现[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4 赵贤;;多模态基底系统性质研究[A];2010年全国应用逻辑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张友安;胡云安;周绍磊;;Hammerstein系统的多模态模型及其两步辨识法[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钟若飞;郭华东;王为民;朱博勤;;SZ-4多模态传感器辐射模态数据处理与应用评价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康志峰;;口译中多模态的AA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黄俊辉;李文政;李学军;;基于多模态医学影像数据的计算机辅助医疗设计与肿瘤精确治疗[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9 孟祥亮;史元春;杨欣;;基于分层原语的多模态输入统一访问接口[A];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郭华东;王为民;朱博勤;;多模态传感器辐射模态数据在SZ-4飞船模拟验证研究[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技术应用交流会论文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刘垠;在分子水平上认识疾病[N];大众科技报;2009年
2 罗绵卫 王建成;中国航天科工高分专项实现零突破[N];中国航天报;2011年
3 记者 刘钊 通讯员 唐世浩 刘瑞霞;三维大气体可视技术取得初步突破[N];中国气象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征;英语课堂多模态读写能力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李宝磊;多元优化过程记忆算法及动静条件下多模态寻优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3 潘鸣威;多模态视角下的口语交际能力:重构与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逯波;多模态媒体信息检索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5 谭帅;多模态过程统计建模及在线监测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6 王洋;多模态图像检索技术[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7 张志坚;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融合算法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刘亚楠;多模态特征融合和变量选择的视频语义理解[D];浙江大学;2010年
9 叶剑华;三维及多模态人脸识别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钱真;视频多模态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莹;多模态语篇分析[D];东北大学;2009年
2 周燕红;幽默广告的多模态语篇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于萍;购物网站的多模态设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周娜;语文课程中的多模态素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5 邵爽;教科书多模态语篇分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张苗苗;多模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调查[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裴晓娜;多模态奥巴马竞选海报语篇的社会符号学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8 窦红双;话语的多模态性:理论与实践[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龙艳琴;汉语房地产平面广告中多模态隐喻的意义建构[D];西南大学;2012年
10 袁艳艳;动态多模态话语的模态协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98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98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