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街巷名称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呼和浩特市街巷名称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呼和浩特 街巷名称 社会语言学 文化 历史演变
【摘要】:街巷名称作为地名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指向标;同时,又是一部独特的历史文献,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地方特色非常鲜明,而这些特征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街巷名称中反映出来,所以说街巷名称是一个城市移动的语言文化风向标。本文以呼和浩特市的街巷名称作为研究对象,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调查统计和整理分析。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呼和浩特的发展概况和地理沿革等。第二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入手,分析街巷名称命名的语音、结构方面的特征。语音方面从音节、平仄、声韵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结构方面从通名和专名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第三章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入手,挖掘街巷名称背后的文化意义。一方面,从历时的角度探究特殊历史时期的历史文化,地理文化及民族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是本文的重点分析对象,这也正是呼和浩特市街巷名称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文化特征和民族心理。另一方面,从共时的角度探究行业、职能等人文特征的社会文化。第四章从老街巷名称的沿用,旧街名的更改以及新街名的命名三个角度入手,分析呼和浩特市街巷名称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并探究其原因。第五章针对路街巷指示牌中的街巷名称翻译问题作简要分析,并对论文研究中的一些街巷名称命名、翻译等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最后一部分为文章结语。
【关键词】:呼和浩特 街巷名称 社会语言学 文化 历史演变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0-0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6
- (一) 选题提出及研究意义8
- (二) 研究对象及范围8-9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9-10
- 1. 采用的研究方法9
- 2. 创新之处9-10
-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 国外研究现状10
- 2. 国内研究现状10-13
- (五) 呼和浩特市地理及历史沿革13-16
- 1. 地理概况13-14
- 2. 历史沿革14-16
- 一、呼和浩特市街巷名称的语言特点16-29
- (一) 呼和浩特市街巷名称的语音分析16-20
- 1. 音节数量分析16-18
- 2. 音韵分析18-20
- 3. 谐音名称20
- (二) 呼和浩特市街巷名称的结构分析20-29
- 1. 通名分析21-24
- 2. 专名分析24-29
- 二、呼和浩特市街巷名称的命名方式及文化意义29-39
- (一) 街巷名称反映历史文化特征29-36
- 1. 街巷名称反映社会经济文化29-32
- 2. 街巷名称反映历史文化遗迹32-33
- 3. 街巷名称反映地理文化特点33-34
- 4. 街巷名称反映民族文化心理34-36
- (二) 街巷名称反映社会文化特征36-39
- 1. 街巷名称反映文教特征36-37
- 2. 街巷名称反映职业特征37
- 3. 街巷名称反映城市景观特征37-38
- 4. 街巷名称反映人民愿望和感情38
- 5. 街巷名称反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38-39
- 三、呼和浩特市街巷名称的历史演变39-46
- (一) 老街名的沿用与遗失39-40
- (二) 旧街名的更改40-43
- 1. 更改原因40-41
- 2. 更改方式41-42
- 3. 更名带来的一些弊端42-43
- (三) 新街名的命名43-46
- 1. 新命名街巷名称的特点43-44
- 2. 命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44-46
- 四、呼和浩特市街巷名称的翻译问题46-49
- (一) 汉语街巷名称的翻译46-47
- (二) 含蒙语成分的街巷名称的翻译47-48
- (三) 翻译中出现的问题48-49
- 五、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54
- 附录54-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首届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北京举行[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03期
2 ;社会语言学问题座谈会召开[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01期
3 郭熙;面向社会的社会语言学:理想与现实[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03期
4 陈黎红;社会语言学概述[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5 心宇;;第四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J];满语研究;2005年02期
6 真田信治,胡士云;日本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轨迹[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06期
7 ;第五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征稿通知[J];语言科学;2006年03期
8 魏铭;;北京大学召开第五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高一虹;;第五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0 高海洋;;南京大学社会语言学实验室成立四周年庆典暨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汝杰;;汉语方言学与社会语言学[A];中国社会语言学(2004年第1期)[C];2004年
2 陈建民;陈章太;;从我国语言实际出发研究社会语言学[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3 李艳华;;第四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即将召开[A];中国社会语言学(2005年第1期)[C];2005年
4 汪磊;;中日社会语言学教科书比较研究:以郭熙、戴庆厦与真田信治的著作为例[A];中国社会语言学(2005年第1期)[C];2005年
5 约翰·甘柏兹;高一虹;;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发展[A];中国社会语言学(2013年第1期)[C];2003年
6 徐大明;;编辑后记[A];中国社会语言学(2013年第1期)[C];2003年
7 ;本刊征稿、征订启事[A];中国社会语言学(2004年第1期)[C];2004年
8 杨永林;;评Stephen Murray新著《美国社会语言学》[A];中国社会语言学(2004年第2期)[C];2004年
9 ;发刊辞[A];中国社会语言学(2013年第1期)[C];2003年
10 杜争鸣;;关于翻译类研究生新增相关课程的几点思考与建议[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颖 罗静;国内首家社会语言学实验室在南京大学建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驻苏记者陈韶旭通讯员罗静;实验室里研究“说话”[N];文汇报;2003年
3 孙金华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二系;社会语言能力与社会分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记者 巴依斯古楞;蒙古语言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锡林浩特举行[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芹芹;汉语恭维回应语的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彭宗平;北京话儿化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婷;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考察征婚广告的性别用语差异[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超;峰峰话语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梦琴;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语言的变化[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强薇;呼和浩特市街巷名称的社会语言学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5 凌凤;社会语言学基本理论问题审视[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彬彬;社会语言学性别模式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依兰;中西网名社会语言学对比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马茸茸;中西网名社会语言学对比分析[D];渤海大学;2012年
9 王晓男;沈阳市商业牌匾用语的社会语言学考察[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吕s,
本文编号:905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905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