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用标记语语法化模式一致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英汉语用标记语语法化模式一致性研究
【摘要】:英汉语用标记语存在语法化现象,借助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有关隐喻的理论以及语言具有主观性的特点,对英汉语用标记语语法化模式的一致性进行研究,并通过英汉语料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两种语言语用标记语的语法化语义迁移模式不仅存在一致性,而且它们的语法化强弱程度与句法位置有关。具体表现在英汉语用标记语的语法化过程就是隐喻化过程,且由于句法位置不同,产生隐喻义的程度具有差异性。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语用标记语 语法化 隐喻 主观化
【分类号】:H146;H314
【正文快照】: 一引言英语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呈现多样化态势,一般有三种不同的研究视角:句法-语用、语义-语用和认知-语用。话语标记语的功能主要是语用的,而不是句法的和语义的[1]。Traugott等学者通过历时研究,从语法化视角分析了大量的短语话语标记语,如“I think,mind you,ifyou please”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朝奋;《虚化论》评介[J];国外语言学;1994年04期
2 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当代语言学;1998年03期
3 王寅,严辰松;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法化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魏在江;;隐喻的主观性与主观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冉永平;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J];外语研究;2000年04期
6 董秀芳;;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1期
7 韩琴;;论语法化与句法上左轻右重原则的互动——从《A and B语法化研究》谈起[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9 徐盛桓;A and B语法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1期
10 吴福祥;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先秦时期表结果“所以”的虚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高玲玲;;视觉动词SEE语义演变的认知语用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李艳;;移就中的生命度等级转移规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袁周敏;方宗祥;;“都是……惹的祸”构式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凝固结构语义的认知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高玲玲;张明;;语法化动因的再认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7 孟晓慧;;“非常”谈[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杨淑华;;论辩论中的话语标记语的功能与作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权循莲;田德蓓;;概念隐喻视角下汉语古诗意象的英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杰;郭九林;;从认知角度谈文化负载词在翻译中的功能对等[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娟;;从关联理论角度探讨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用功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叶文曦;;语义对立和语义同一[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春华;;新词语构造的合作机制[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徐静;;换言连接成分类型及其语篇特点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鲁素霞;;现代汉语中的“要不_1”和“要不_2”[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菲露;;“总之”的语义和语用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易美珍;;“我想”的语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禀诚;;“我A我B(我C/我D)”标题格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邓兆红;;英汉指示代词“的”与“that”的语法化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郭爱萍;明喻和隐喻的心理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韦宁杰;插入语的主观性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张丽萍;“不要太”结构的语法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刘喜瑞;“非X不可”句式的相关变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铭;关联推理中的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铸剑;;合法婚姻[J];当代(长篇小说选刊);2004年06期
3 张伯江;认识观的语法表现[J];国外语言学;1997年02期
4 G.Andersen ,许家金;《语用标记和社会语言学变异》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4年03期
5 吴福祥;汉语体标记“了、着”为什么不能强制性使用[J];当代语言学;2005年03期
6 沈家煊;语用法的语法化[J];福建外语;1998年02期
7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述[J];古汉语研究;1990年02期
8 张旺熹;汉语介词衍生的语义机制[J];汉语学习;2004年01期
9 李宗江;说“完了”[J];汉语学习;2004年05期
10 曾立英;“我看”与“你看”的主观化[J];汉语学习;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传斌,刘治;标记语的英译原则及实例分析[J];上海科技翻译;1998年02期
2 李凤;;语篇标记语在英文写作中的使用[J];新余高专学报;2008年03期
3 吴格奇;潘春雷;;汉语学术论文中作者立场标记语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03期
4 项真珍;;话语标记语的句法特点及语用功能——关于阐述性标记语及接收性标记语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22期
5 贾贻东;;同位标记语研究管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苗宁;杜冰研;;对比性标记语的研究状况综述[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10期
7 吴格奇;;英汉研究论文结论部分作者立场标记语对比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8 刘明;;英汉过渡标记语的异同——以小说语篇为例[J];宜宾学院学报;2014年07期
9 苗宁;马建华;;对比性标记语的关联—认知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徐宏亮;;英语学术论文中作者立场标记语的类型与功能[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淑珍;;填充标记语语用习得与失误[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一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戈玲;语用标记语:双边最佳交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2 王丽;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中语用标记语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潜波;中英文对话中弱化标记语的对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何莎;跨领域英汉学术语篇作者立场标记语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翟维苓;测试环境下中国英语学习者口头评论中标记语使用特征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4 马婷婷;汉语文化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分析及其学习调查[D];浙江大学;2011年
5 庄凯丽;汉语教学类期刊论文立场标记语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6 张婉;汉语语用标记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雪;中国学术语篇中立场标记语使用特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王洪磊;“就是”的语用标记语功能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9 姚玉林;元语言否定的否定标记语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10 宋岩;中国英语学习者对比性标记语使用的类典型性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30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930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