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哲学、古典文论与传统译论之和合
本文关键词:古代哲学、古典文论与传统译论之和合
更多相关文章: 儒、释、道哲学 传统译论 古典文论 和合 复活
【摘要】:中国古代译论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表现为"个人经验""实践中心"及"直觉诗性体认"的内省式思维范式。中国古代译论家关于翻译现象与本质的思考体现着一种人文和哲学的诗性关怀,其思辨认识、阐述形式及术语表达与古代哲学、古典文论一脉相承,彰显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印痕,诉说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古典文论与传统译论的参照关系,从辩证角度审视中国古代译论的演化,用发展眼光推演中国传统译论的"在世价值"和"复活路径"。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儒、释、道哲学 传统译论 古典文论 和合 复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740013)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XJK014YY13008)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和合,阴阳或五行之气和合。自然和合之“和”,意指和谐、和平、祥和之美;自然和合之“合”,意指结合、融合与合作之需。“和合”之美源远流长,和合观是汉民族传统文化代表典范,可理解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范畴,和合文化具有两层内涵:一是客观事物以异质方式存在,事物以不同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彦艳;李晓亮;;“化境说”的传统译论基础及其美学渊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刘重德;事实胜雄辩——也谈我国传统译论的成就和译学建设的现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7期
3 蒋童;;类比联想与传统译论的思维方式[J];唐都学刊;2008年04期
4 张万防;;接受美学思想对传统译论的颠覆和重建[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邬金;;传统译论批评应具多维视角[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文晓华;;从比喻透析中西传统译论的相似性[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7 王红芳;;回顾传统译论 展望翻译未来[J];科技视界;2012年28期
8 吕晓菲;;女性主义翻译观对传统译论的颠覆与改写[J];文学教育(下);2012年11期
9 张柏然,张思洁;翻译学的建设:传统的定位与选择[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淳柳;王书亭;;论中庸思想对重建传统翻译理论体系的启示[J];今日科苑;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希玲;对翻译研究对象及方法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喻锋平;翻译研究“转向”现象的哲学观照[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尹衍桐;穿越时空的对话:文学翻译价值论[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鸿亮;辩证看待翻译中的忠实[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6年
2 冯婷婷;传统译论的延续还是断裂?[D];江南大学;2013年
3 李天刚;[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4 黄苏敏;文学翻译中审美与文化二要素及其相互关系[D];广西大学;2001年
5 张晓丽;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文学翻译[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6 刘正刚;重构忠实—“级转移”原则下的翻译标准新探[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37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937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