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语言共性和个性在汉语双宾语构式二语习得中的体现

发布时间:2017-09-30 16:18

  本文关键词:语言共性和个性在汉语双宾语构式二语习得中的体现


  更多相关文章: 中介语 双宾语构式 语言类型学 指称形式 生命度


【摘要】:本文以汉语中介语中的双宾语动词和双宾语论元习得为例,在语言类型学对双及物构式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语言共性和个性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具体表现。研究发现,语言共性和个性在汉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不同母语背景的汉语中介语都反映了原型动词高例率、低偏误以及论元的生命度属性等跨语言共性,而"取得"类动词在一些语言中的缺乏导致汉语中介语中该类动词的低频率和高偏误;也有一些语言共性并未体现在二语习得中,例如双宾语论元的指称形式,而另一些跨语言差异则会在中介语中得到消解,最典型的就是不同语言在具体双宾语动词上的差异。
【作者单位】: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语言学系;
【关键词】中介语 双宾语构式 语言类型学 指称形式 生命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175)的支持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一引言双及物构式(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是一类具有跨语言共性的论元结构构式,是由双及物(三价)动词构成的,由施事主语外带一个客体和一个与事的结构(刘丹青2001)。双宾语构式(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是双及物构式中一类相当典型的配位方式,是指动词带两个宾语的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苏艳飞;;壮汉泰双宾语句对比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董永杰;余弦;;所有权转让与双宾结构——中日韩语对比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仲儒;;外围格的论元地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郑维;;英汉双宾语结构的对比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刘丹青;;重温几个黎氏语法学术语[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何爱晶;陆敏;;去粗存精 取精用弘——构式语法研究概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刘金艳;;英汉双及物构式对比研究[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4期

6 赵春生;;双宾语结构之附缀化假说[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苏莉莉;;最简方案框架下汉语宾语式“把”字句的推导与生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1期

8 张文程;;轻动词理论的起源[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2年01期

9 徐静;;汉语领属结构之生成[J];大众文艺;2011年03期

10 马志刚;;英汉非宾格结构的跨语言差异[J];外国语言文学;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栾育青;;两种“给”字句在语用上的不同[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2 董宪臣;;非“给予”义双宾动词的语义分析——兼谈“吃了他三个苹果”一类结构的性质[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2期[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韩巍峰;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雷;黎语志强话参考语法[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晓静;东汉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朱俊阳;现代汉语双事件结构衍生关系的被动式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7 刘志富;现代汉语领属性偏正结构及其相关句法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艳华;载瓦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皇甫素飞;现代汉语紧缩构式的多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莉;汉西领属结构的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书华;“V到”句式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志军;基于认知的现代汉语双宾句式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怀秋;虚词“给”的句法语义接口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孙广宗;英汉物移动词对比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聂莉莉;英语双宾语结构和与格结构对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连芳;印尼学生汉语动结式理解与输出情况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马聪丽;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彭冰;现代汉语予夺不明义双及物结构歧义现象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包梦瑶;现代汉语非典型双宾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谭威;现代汉语“A得VP”格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沈阳;领属范畴及领属性名词短语的句法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5期

2 潘海华;韩景泉;;虚词there的句法地位及相关理论问题[J];当代语言学;2006年01期

3 朱德熙;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J];方言;1979年02期

4 徐建华;领属性与非领属性Rd结构的语义类形式型[J];汉语学习;1999年03期

5 姜望琪;Zipf与省力原则[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军;形式教学与交际教学相结合促进中介语系统发展的策略[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04期

2 宋潇潇,唐德根;中介语的系统可变性及其文化因素[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刘业信;;中介语的基本特征[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2期

4 吴筱玫;浅析汉英中介语拙涩现象[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张红燕;中介语的习得及发展[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李红;林庆英;;中介语的石化之疑[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傅伟锋;;误差分析及其在中介语系统中的意义[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谭静;;二语习得——中介语的可变性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高广霞;;影响中介语作文的文化因素[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年03期

10 张舸;;论修辞原则在中介语中的体现[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同坤;;中介语迁移研究述评[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熊子瑜;;中介语声调系统的评价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张宝林;;通用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标注模式[A];语言文字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第七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赵茜;刘亚丽;;新疆民族学生汉语普通话中介语单元音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2013)论文集[C];2013年

5 徐枫洁;;汉语中介语语料库文本句标注问题初探[A];语言文字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第七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通讯员 咸俞灵;迫切需要建设完备的汉语中介语语料库[N];科技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刘宁;中国将建5000万字汉语中介语语料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任庆梅;构建外语环境下的中介语发展认知心理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常辉;屈折词缀的缺失与中介语语法的损伤[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3 杨连瑞;中国学生英语中介语发展的话题突出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铭潞;不同类型负反馈对中介语发展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2 郭亚莉;主谓一致习得的中介语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冯秀云;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介语元音系统的描述和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雨寒;二语习得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对于中介语发展之相互依存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郭中丽;论彝族汉语中介语修辞的形式美[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金磊;汉英中介语中的主题突出现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唐雪梅;关于中介语语法损伤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8 沈晓华;汉语主题突出结构对中介语的影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卓;汉语话题突出在中国学生英语中介语中的迁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丁元荣;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介语中不可理解表达法的语义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49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949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f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