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拟话本小说词语考释
本文关键词:李渔拟话本小说词语考释
更多相关文章: 无声戏 十二楼 连城璧 拟话本小说 词语考释
【摘要】:继“三言二拍”后,拟话本小说因李渔《无声戏》、《连城璧》、《十二楼》的现世又走向一个高峰。《无声戏》现本十二回,《连城璧》十八篇,《十二楼》以楼之名称分章节,共十二楼。书中又有许多疑难词语,造成今人阅读的障碍。因此对其词语的考释,不仅可解决理解障碍,也对明末清初时期的词汇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以李渔拟话本短篇小说中的疑难词为研究对象,通过据文释义、审辨字形等文献研究方法,对其进行考释。论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李渔拟话本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正文分两章:第一章:分类考释疑难词,名词有指人名词、称谓名词、指物名词、处所名词四类,动词有表动作行为动词,表存在、变化、消失动词,表心理活动动词三类,还有形容词、副词分两节考释,共四节。第二章:结合词典考辨和文化背景,考释熟语的特殊意义。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同时指出论文不足之处和今后所要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无声戏 十二楼 连城璧 拟话本小说 词语考释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3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12
- 0.1 李渔拟话本小说简介7-8
- 0.2 李渔拟话本小说研究现状8-10
- 0.2.1 国内研究现状8-9
- 0.2.2 国外研究现状9-10
- 0.3 研究意义10
- 0.4 研究方法10-11
- 0.5 收录的词语及相关书证的说明11-12
- 1 疑难词考释12-42
- 1.1 名词12-27
- 1.1.1 指人名词12-17
- 1.1.2 称谓名词17-20
- 1.1.3 指物名词20-27
- 1.1.5 处所名词27
- 1.2 动词27-39
- 1.2.1 表动作行为动词27-35
- 1.2.2 表存在、变化、消失动词35-37
- 1.2.3 表心理活动动词37-39
- 1.3 副词39
- 1.4 形容词39-40
- 1.5 小结40-42
- 2 熟语考释42-46
- 2.1 喉咙下取气42
- 2.2 两边合不着笋42-43
- 2.3 打头不应空43
- 2.4 头发都空心43-44
- 2.5 腰里撒撒,口里不见嗒嗒44-45
- 2.6 头上加了法网,,嘴上带了刷牙45
- 2.7 小结45-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52
- 致谢52-53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勇;说话的艺术特征及其对话本小说的文体影响[J];苏州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李亚峰;话本小说中入话的发展及其原因[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11期
3 吴礼权;;话本小说“题目”的形式及其历史演进[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孙旭;;论清代话本小说家的地域意识[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李桂奎;;话本小说时空构架的“江南”特征及其叙事意义[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梁文宁;程思永;;市民视角中的古人佚闻——明代话本小说使用史料的嬉化倾向[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冯保善;;明清江南出版业与明清话本小说的兴衰[J];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02期
8 向志柱;;话本研究的背景、问题与态势[J];武陵学刊;2011年05期
9 邵敏;;从场域理论看明清拟话本小说创作的兴衰[J];当代文坛;2011年06期
10 王委艳;;话本小说研究九十年回顾与展望[J];东方论坛;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向志柱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表演性:话本小说研究的深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天津南开 韩德承;话本小说巧嵌中药名[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3 北溟;话本小说的叙事学[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宁稼雨;胡士莹的学术生涯与《话本小说概论》[N];中华读书报;2011年
5 何天杰;拟话本小说的转捩点[N];光明日报;2004年
6 王泽清;古代俗文学的兴衰及其现实意义[N];文汇报;2008年
7 朱迎平 李桂奎 朱丽霞 马海英;以货币化观念发掘传统文学精神[N];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段崇轩;走向“柳暗花明”[N];文艺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庆华;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朱海燕;明清易代与话本小说的变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胡莲玉;型世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晓晖;宋元“说话”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罗筱玉;宋元讲史话本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丽娜;明代话本小说与杭州[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2 龚哲;口头逻辑视域中的话本与拟话本小说[D];南开大学;2011年
3 曹茜;《清平山堂话本》助词计量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韩丹;《鼓掌绝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李菲;《清平山堂话本》词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6 曹哲;晚明拟话本小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7 承蕾;明清拟话本小说的“起承转合”结构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8 洪扬;李渔拟话本小说文体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9 陈婷;“王派水浒”《武松》话本艺术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10 雷晓萌;李渔拟话本小说词语考释[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66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966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