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基于语言模因论的语言接触过程与结果探析

发布时间:2017-10-04 05:14

  本文关键词:基于语言模因论的语言接触过程与结果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语言接触 语言模因复合体 语言模因宿主 语言模因作用场


【摘要】:基于语言模因理论,语言间的相互接触即为不同语言模因复合体在作用场中相互影响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作用场中的各要素对语言模因复合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产生了动态的影响和制约。语言接触,即语言模因复合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表现在对语言模因复合体主体、外延的作用,及对语言模因复合体宿主的影响。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关键词】语言接触 语言模因复合体 语言模因宿主 语言模因作用场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YY080)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JD12)
【分类号】:H030
【正文快照】: 2.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12)“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自给自足。”(Sapir,1921)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孤立存在,都要和其他民族交往、联系,语言作为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在不同民族间的接触中相互接触、相互影响。语言间的接触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语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莫爱屏;蒋清凤;;语用、模因与翻译——何自然教授访谈录[J];山东外语教学;2014年05期

2 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2期

3 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年02期

4 齐聪;陈旭远;;中国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研究十年述评(2003-2012)——基于国内17种外语类核心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锋;;两性话语差异和礼貌策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周瑞英;;语言模因特点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张耘;;语言模因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谭晓春;;大学英语模仿与创新写作教学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李慧;谢道兵;;“×哥”传播的模因论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许敏;;浅析广告语中的强势模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7 周洪;;广告的欲、技、道[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8 熊婷;;广告词的模因论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9 裘莹莹;;从模因论视角看背诵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10 王琼;;模因论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翠玲;安静;郭晓暹;李佳美;杨雯;;运用“模因论”培养学习者语言输出能力的尝试[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2 陈洁;;广告归化翻译策略的模因论角度探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曹进;;网络语言传播的“模仿”与“复制”[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杨鲤宁;;浅析贵州少数民族青少年汉语言社会化问题——对侗族的个案分析[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晓辉;王晓东;;汉英谐音语码转换现象探析——以2009年新年祝福语“Happy 牛 year!”为例[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立松;;模因翻译论视阈下的天津滨海新区公示语翻译[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7 吕良弼;;闽南方言生态环境研究——以石狮市为例[A];海峡两岸之闽南文化——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吕良弼;;闽南方言生态环境探析——以石狮市为例[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三卷][C];2011年

9 王晓辉;王晓东;;汉英谐音语码转换现象探析——以2009年新年祝福语“Happy牛year!”为例[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郭莉敏;俄语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武晓丽;汉语核心词“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阮氏玉华;越南语佛教词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余成林;汉藏语系语言存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袁辰霞;新时期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苑青松;唤醒与契合:言语生命的赋形[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春花;唐代老年人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谢元春;女性修辞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婷;模因论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梅菁;跨文化视角下汉法动物词汇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3 陈小英;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高鲜菊;汉泰语谚语对比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李宙昀;女性商品广告语中认知一致性的实现[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朱蓓华;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新闻标题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贾少宁;汉语塞音韵尾对英语清塞音尾负迁移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熊瑜;赣剧音韵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9 李朝军;模因视角下的网络语言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陈剑威;从模因论视角解读网络语言[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秋芳,王立非;中国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20年[J];外国语言文学;2004年01期

2 苏远连;张耀冰;;西方外语学习策略训练研究综述[J];国外外语教学;2003年03期

3 夏章洪;;高职英语阅读策略训练实验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6年02期

4 韩导勤;有感于“豆腐渣”工程[J];中国监察;1998年11期

5 欧阳建平;张建佳;;大学英语学习者情感策略培训的实证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曾祥敏;;训练课外阅读元认知策略 提高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能力[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徐盛桓;幂姆与文学作品互文性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高冠新;钟小军;;试论知识军事对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8期

9 海中;网络语言知多少[J];w挛胖芸,

本文编号:9688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9688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e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