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钱锺书的旧体译诗及翻译观

发布时间:2017-10-05 14:15

  本文关键词:钱锺书的旧体译诗及翻译观


  更多相关文章: 钱锺书 旧体译诗 诗风 解构主义


【摘要】:中国现代的旧体译诗一直被新体译诗所遮蔽,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认识和评价。钱锺书融汇新旧,贯通中西,在翻译理念上注重"达"为"信"之前提,在翻译方式上积极调动文言资源,在翻译目的上注重寻找中西诗的共通之处。通过对钱锺书西诗中译的少量实践与零散议论的总结与分析,可以增益对外国诗引入汉语世界后如何处理与固有诗歌传统关系这一问题的理解,并重新认识旧体译诗在中国现代的存在形态与艺术价值。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大学;
【关键词】钱锺书 旧体译诗 诗风 解构主义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3批面上资助(2013M53144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46;H059
【正文快照】: 中文学界向以“归化翻译”(Assimilation of Translation)来简单概括晚清以来的旧体译诗,认为“以古典诗歌的形式,用文言翻译外国诗,不论是五言、七言,抑是骚体或词的长短句,其语言既是文言,就很难完美地翻译外国诗”1。这种说法,将诗体的新旧与语言的文白作为翻译西方诗成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林祥;;清末民初域外文学译介的三重过滤[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赵国春;;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从晚清到五四[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许磊;;鸳鸯蝴蝶派的“工厂式翻译”[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安东阳;;从归化翻译看林纾现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5 李丽;清末民初(1898~1919)儿童文学翻译鸟瞰[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张黎黎;;论梁启超“翻译强国”思想[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7 甘露;;“疗救灵魂的贫乏,修补人性的缺陷”——茅盾文学翻译思想的文化解读[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沈庆会;;谈《迦因小传》译本的删节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鲁雪莉;;限制与错位:“人道”精神的缺失与流变——关于现代中国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反思[J];河北学刊;2010年05期

10 李兆国;;梁启超文学翻译作品的翻译策略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夏贵清;;大翻译家翻译有多快?——兼评250—300[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剑龙;;论上海文化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任小玫;;追寻远逝的地名记忆——《徐霞客游记》地名记述、转译及传播研究[A];徐霞客研究(第17辑)[C];2008年

4 沈喜阳;;“心史”如神如有“绳”——读王辛笛《听水吟集》[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金正秀;晚清女性传记与国族想象的形成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4 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原理与形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惠萍;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D];河南大学;2011年

6 周小玲;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贾国宝;传统僧人文学近代以来的转型[D];复旦大学;2011年

8 卢志宏;新时期以来翻译文学期刊译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谢华;翻译美学的文化考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吴迪龙;互文性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思谕;清末民初对《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冰;《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映射译者风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郑颗颗;接受美学观照下的小说翻译[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邵会;《茶花女》汉译本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杨维春;译者主体性在傅雷翻译中的介入[D];湘潭大学;2010年

7 赵亮;从福尔摩斯的翻译看西方叙事技巧在清末民初的移植与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8 滕学梅;中国近代翻译语体嬗变初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徐静怡;林纾翻译研究的释义学新解[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杨光;19世纪末期中日两国对西方文献翻译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新乐;;本雅明:翻译的终结与灵韵的在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韩子满;;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论争与接受——以“确当的”翻译为例[J];外国语文;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重德;伯顿·拉菲尔译诗论点概述与评论[J];上海科技翻译;2000年02期

2 高雷;谈译诗[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2期

3 牛云平,王京华;以诗译诗——关于诗歌形式的翻译[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洪振国;;谈周流溪的译诗理论与实践[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王宏;;真情译诗 形神兼似[J];中国翻译;2008年04期

6 张U,

本文编号:977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977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0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