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续写何以有效促学
本文关键词:读后续写何以有效促学
更多相关文章: 读后续写 有声思维 内容创造 互动协同 语言模仿
【摘要】:本文报道一项质性实证研究,采用有声思维法,深入探究读后续写促学语言的机理。受试是两位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阅读两个情节不完整的故事,接着续写,补全内容。阅读和续写的有声思维录音数据用作剖析读后续写思维过程。数据分析集中观察续写的内容和语言是否与读物协同,能否提高学习者的表达力。分析结果印证了读后续写的有效性,它之所以有效促学,因其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研究发现为进一步挖掘读后续写的促学潜力、改进其使用方法、打造高效外语教学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关键词】: 读后续写 有声思维 内容创造 互动协同 语言模仿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二语学习的认知过程与高效率教学模式研究”(12&ZD224)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读后续写早已存在,由谁发明难以考证。在我国外语界,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外语写长法(参阅王初明等2000),就已常用读后续写去激励学生写长文。直至“学伴用随”原则提出后(参阅王初明2009),读后续写的理论意义才被逐渐认识,应用价值被重新发掘,相关研究也被重视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初明,牛瑞英,郑小湘;以写促学——一项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试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3期
2 王初明;;互动协同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04期
3 王初明;;学相伴 用相随——外语学习的学伴用随原则[J];中国外语;2009年05期
4 王初明;亓鲁霞;;读后续写题型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年05期
5 王初明;;内容要创造 语言要模仿——有效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思路[J];外语界;2014年02期
6 姜琳;陈锦;;读后续写对英语写作语言准确性、复杂性和流利性发展的影响[J];现代外语;2015年03期
7 王初明;;提高外语教学效率最重要[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霞;外语教育中的整体语言方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孙云;;基于“写长法”理论的英语写作教学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董巧稚;;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模式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徐华莉;;从互动教学的误区看教师角色的重要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郭肖;赵菡;;反思型教学模式在英语写作中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6 汤苏宁;;硕士研究生俄语口语、写作能力教学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7 苏海霞;关于获得英语精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精读教学中需关注的几个问题[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郑雪贞;;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写作水平中的实证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宋淑媛;;论大学生英语写作技能的培养[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战秀琴;英语写作语句衔接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全冬;余渭深;;论BBS在英语写作自主学习中的可行性[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全冬;余渭深;;论BBS在英语写作自主学习中的可行性[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3 李志雪;李绍山;;对国内英语写作研究现状的思考——对八种外语类核心期刊十年(1993—2002)的统计分析[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文秋芳;刘润清;;从英语议论文分析大学生抽象思维特点[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何佳佳;;从西方写作理论到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教学——中西方英语写作理论与研究对比评述[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四辑)[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晓蕙;可理解输入影响第二语言阅读理解和附带词汇习得之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蕾;中国高水平EFL学习者语言研究:程式语和语言创造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郝鸿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杨劲松;零度课程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杨蕾;词汇知识与词汇应用能力关系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朱慧敏;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词汇丰富性发展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安利红;俄语写作理论与教学[D];黑龙江大学;2004年
8 刘春燕;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输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9 吴瑾;中国研究生学术词汇知识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崔淑珍;西方英语写作学的元学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晓莉;“先写后说”对消除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课堂焦虑,提高口语的实证性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彭珍容;范文仿写法与句子训练法的效果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周静;一项关于输出任务促进语言形式习得效果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卞惠益;合作学习在江阴农村高中英语写作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杨德芳;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写作中介语错误分析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岩霞;过程体裁法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克彩;词块与英语写作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黛青;读写结合对初中学生写作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鲁国芳;仿写法与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实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李文玉;过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上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初明;;哪类练习促学外语[J];当代外语研究;2013年02期
2 王初明;;论外语学习的语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3期
3 王初明;;互动协同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04期
4 刘建达;;评卷人效应的多层面Rasch模型研究[J];现代外语;2010年02期
5 王初明;;学相伴 用相随——外语学习的学伴用随原则[J];中国外语;2009年05期
6 王初明;;读后续写——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J];外语界;2012年05期
7 王初明;;外语学习中的认知和情感需要[J];外语界;1991年04期
8 王初明;;内容要创造 语言要模仿——有效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思路[J];外语界;201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菊;有声思维——翻译内在过程探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06期
2 李洁;严厉;;有声思维简介[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1期
3 梁高燕;;基于有声思维语料的英译汉翻译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申娟;;有声思维法在翻译中的应用[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7期
5 申娟;;用有声思维法分析英语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策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6 马瑞杰;;翻译研究之有声思维方法探析[J];理论观察;2011年06期
7 赖鹏;;《二语研究中有声思维法的争议》评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年02期
8 肖才望;;有声思维法在翻译研究中的局限性及展望[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曾景婷;顾丽娟;叶沅沅;;基于有声思维法翻译策略的实证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黄梨;;有声思维法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立香;;翻译过程的有声思维实验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邓丽娜;翻译内在过程的有声思维报告法研究及其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高晨;基于有声思维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新探[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3 申娟;有声思维法在翻译过程中的实证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4 章志妹;工作记忆容量和有声思维对英语阅读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3年
5 周亚东;有声思维法在护理本科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6 余俊燕;小说前景化语言的英汉翻译过程[D];宁波大学;2013年
7 周亚莉;探讨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策略[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袁炳宏;大学生(非英语专业)英语阅读元认知策略的性别差异[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79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979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