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且”的来源及其使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08:06
本文关键词:“尚且”的来源及其使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尚且 语法化 反逼性递进句 语法特点 语义特征 语用功能
【摘要】:本文以“尚且”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尚且”的历时演变进行考察,探讨“尚且”的语法化过程、语法化动因和机制。同时,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平面对“尚且”在现代汉语阶段的使用进行描述,进一步揭示其使用状况,文章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引言,从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等方面对“尚且”的研究做阐述。同时,对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进行介绍,说明主要语料来源。第二章和第三章,根据语法化理论对连词“尚且”的来源与发展演变进行历时考察,“尚且”是由“尚”和“且”结合而成。“尚”和“且”各自虚化之后,都具有表递进、让步的语义,使其结合形成“尚且”。“尚且”经由联合式短语词汇化为副词,又进一步虚化为连词。语义重合、句法位置的类推、使用频率的提升以及汉语双音化的影响等因素是“尚且”语法化的主要机制和诱因。第四章和第五章,从“尚且”单用与配对使用两个角度入手,分析“尚且”在现代汉语阶段的使用状况。首先,从“尚且”单用时的句法位置、语义类型、同义形式等方面对其使用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其次,从句法和语义特征角度,分别对“尚且”用于反逼性递进句和转折句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如“尚且…何况”、“尚且…更”、“尚且…还/又”、“尚且…居然/竟然”等。第六章“尚且”句语用特征,“尚且”用于不同句式中具有不同特点,省略或替换都会造成语义表达的变化,其表义特点决定它处于承上启下的篇章环境。“尚且”的主观化、凸显性效果以及在篇章中所处的焦点地位,都是“尚且”语用功能的体现。第七章结语,对本文的分析进行梳理,并分层总结论述的结论。
【关键词】:尚且 语法化 反逼性递进句 语法特点 语义特征 语用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46.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一 引言10-14
- 1.1 研究内容10
- 1.2 研究意义10
- 1.3 研究现状10-13
- 1.3.1 “语法化”理论国内外研究11
- 1.3.2 “尚且”语法化问题研究11
- 1.3.3 “尚且”研究现状11-13
- 1.4 研究理论与方法13
- 1.5 本文特色及创新之处13-14
- 二 “尚且”的语法化14-23
- 2.1 “尚”的语法化14-16
- 2.1.1 “尚”的名词用法14
- 2.1.2 “尚”的动词用法14-15
- 2.1.3 “尚”的副词用法15
- 2.1.4 “尚”的连词用法15-16
- 2.2 “且”的语法化16-19
- 2.2.1 “且”由名词向动词演化16-17
- 2.2.2 “且”副词和连词用法的发展17-18
- 2.2.3 “且”的连词用法的演化18-19
- 2.3 “尚且”语法化的轨迹19-23
- 2.3.1 “尚且”词汇化过程19-20
- 2.3.2 “尚且”连词虚化轨迹20-22
- 2.3.3 “尚且”连词用法成熟22-23
- 三 “尚且”语法化的机制和诱因23-28
- 3.1 语义重合23-24
- 3.1.1 “尚”和“且”的结合23
- 3.1.2 “尚且”虚化23-24
- 3.2 句法位置和相关句式的类推作用24-26
- 3.2.1 “尚”和“且”的结合24-25
- 3.2.2 “尚且”的虚化25-26
- 3.3 使用频率的提升和词语双音化演化趋势的影响26-28
- 3.3.1 使用频率的提高26-27
- 3.3.2 双音化趋势影响27-28
- 四 “尚且”单用情况分析28-33
- 4.1 “尚且”的句法位置28
- 4.2 “尚且”句的语义类型28-29
- 4.3 “尚且”的同义形式29-31
- 4.4 “尚且”与同义形式让步程度的对比31-33
- 五 “尚且”句式分析33-44
- 5.1 “A尚且X…何况B”33-36
- 5.1.1 “A尚且X…何况B”的句法特征33-34
- 5.1.2 “A尚且X…何况B”的语义特征34-36
- 5.2 “A尚且X…更B”36-39
- 5.2.1 “A尚且X…更B”的句法特征36-37
- 5.2.2 “A尚且X…更B”的语义特征37-39
- 5.3 “A尚且X…还/又B”39-41
- 5.3.1 “A尚且X…还/又B”的句法特征39-40
- 5.3.2 “A尚且X…还/又B”的语义特征40-41
- 5.4 “A尚且X…反倒/竟然B”41-44
- 5.4.1 “A尚且X…反倒/竟然B”的类型归属41-42
- 5.4.2 “A尚且X…反倒/竟然B”语义特征42-44
- 六“尚且”类句式的语用特征44-52
- 6.1 “尚且”类反逼性递进句44
- 6.2 “尚且”类句式与相关句式对比44-48
- 6.2.1 “尚且”类反逼性递进句与递进句44-46
- 6.2.2 “尚且”类转折句与反转性递进句46-47
- 6.2.3 “尚且”类反逼性递进句与转折句47-48
- 6.3 “尚且”的语用效果48-49
- 6.3.1 利用“话语智辩”,达到主观化目的48
- 6.3.2 凸显“话语焦点”,获得强调性效果48-49
- 6.3.3 符合“经济性原则”,形式简洁49
- 6.4 “尚且”的语篇功能49-52
- 6.4.1 篇章语境49-50
- 6.4.2 “尚且”句的焦点50-52
- 七 结语52-54
- 参考文献54-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绍群;;“尚且……何况”句式的来源及虚化轨迹[J];古汉语研究;2012年03期
2 邵敬敏;王宜广;;“不是A,而是B”句式假性否定的功能价值[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3期
3 张邱林;;“尚且p,何况q”反逼句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03期
4 谢晓明;左双菊;;“难怪”的语法化[J];古汉语研究;2009年02期
5 彭睿;;语法化“扩展”效应及相关理论问题[J];汉语学报;2009年01期
6 吴锋文;;“尚且A,何况B”句句法语义语用析说[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王扬;语用预设及其功能[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9 丁力;反逼“别说”句[J];语言研究;1999年01期
10 刘丹青;徐烈炯;;焦点与背景、话题及汉语“连”字句[J];中国语文;1998年04期
,本文编号:9816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981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