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实证周期”

发布时间:2017-10-06 07:46

  本文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实证周期”


  更多相关文章: 认知语言学 实证周期 定量研究方法


【摘要】:本文从"实证——定量——多元统计"的思路论证了认知语言学方法论的发展理据,指出认知语言学研究应遵循"实证周期"的指导思想,对语言现象进行客观、科学的描述。并分别从研究假设的提出、实证数据的收集以及数据的定量分析三个方面具体阐释了如何在"实证周期"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认知语言学研究。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The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实证周期 定量研究方法
【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基于多语种语料库的转喻变异多变量研究”(编号:14PJC095)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一形多义’与‘一义多形’视角下的转喻变异定量研究”(编号:13CG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度校级一般科研项目(编号:KX171318)的资助
【分类号】:H0-05
【正文快照】: 0.引言自上世纪70年代起至今,认知语言学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方法论上都有迅速的发展。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出现了几大明显的转向,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心理语言学影响下的“实证”转向,2007年第十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波兰)之后出现的“社会”转向,以及2011年第十一届国际认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寅;;汉语“动名构造”与英语“VN构造”的对比——一项基于语料库“吃/eat构造”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07年02期

2 苏晓军;;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3 王天翼;王寅;;认知社会语言学[J];中国外语;2012年02期

4 周红英;;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进展》评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萌;;汉英动名构造的概念合成分析——以“拉/pull+N”为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王晶;;从体验论看英汉语中“吞”的概念隐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3 曹燕萍;姜孟;陈丽慧;;认知语言学内部转向——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兴起[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吴彩琴;;基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思维导图EFL写作教学[J];大家;2011年15期

5 高旗;覃修桂;;英汉语食物范畴动词的概念隐喻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刘龙;;近年来我国语言学研究综述——以《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刊载的语言学论文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10期

7 李冰;;幂姆论视角下述宾逆序复合构造“名-控”分析[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8 邢强;单永明;黄荷艳;;文本信息熟悉度和难度对儿童数学应用题解题的影响[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9 吴淑琼;;语法中的转喻理据和英语语法教学[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年06期

10 王馥芳;;认知语言学:外部批评、理论回应和反思[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月华;汉语趋向动词的多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魏红;面向汉语习得的常用动词带宾情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邵健;现代汉语主动宾句的认知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黄曼;构式视角下的汉英习语变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林胜倩(Lertjirawanich Monrada);汉泰否定性称谓语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杨澄宇;基于现象学视角的语文课程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吴庸;汉语隐性比较构式的认知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林泽;基于典型理论的中英及物性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柯乐夷;“不要太X”构式及相关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沈瑛;从文化认知角度分析中国英语[D];苏州大学;2011年

4 单相平;从社会认知角度看广告中的性别隐喻[D];苏州大学;2011年

5 王洪明;俄语动词语义中预设问题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6 郑丽;英汉“Find”与“找”构式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朱婧晶;留学生汉语动词带宾语能力习得情况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8 黎秀花;“好你个X”的构式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胡佳丽;现代汉语“还XP呢”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10 金智英;汉语“吃”和韩国语“(?)”的对比[D];延边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寅;;语言世界观多元论——八论语言的体验观[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张辉;周红英;;认知语言学的新发展——认知社会语言学——兼评Kristiansen & Dirven(2008)的《认知社会语言学》[J];外语学刊;2010年03期

3 王寅;狭义与广义语法化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王寅;;汉语“动名构造”与英语“VN构造”的对比——一项基于语料库“吃/eat构造”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07年02期

5 王天翼;王寅;;从“意义用法论”到“基于用法的模型”[J];外语教学;2010年06期

6 董燕萍,梁君英;走近构式语法[J];现代外语;2002年02期

7 王寅;事件域认知模型及其解释力[J];现代外语;2005年01期

8 王寅;;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J];中国翻译;2005年05期

9 王寅;;语言体验观及其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十八论语言的体验性[J];中国外语;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首届常务理事会会议纪要[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王寅;;认知语言学研究动态[J];中国外语;2006年03期

3 ;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第三次常务理事会会议纪要[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4 杨卫华;对俄语视觉词语义的认知语言学研究[J];中国俄语教学;2000年03期

5 俞建梁;黄和斌;;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述评[J];英语研究;2006年02期

6 ;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会第三次工作会议会议纪要[J];外语研究;2007年04期

7 向仍东;刘琦;;国内新世纪认知语言学研究趋势与特点——基于8种外语期刊的调查[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黄洁;;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动态[J];现代外语;2012年01期

9 陈传显;;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调查与分析[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10 ;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常务理事会会议纪要[J];外语研究;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玉新;;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总体构想[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徐明;;认知语言学在日本——日本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徐明;;日本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1年刊[C];2010年

4 伍志辉;;交互作用的认知语言学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夏日光;省略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与翻译教学[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微;“在”字空间意义与非空间意义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吴丽娟;-EE名词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3 和媛媛;汉语歇后语的认知性探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庄伟;对英汉时间和空间系统的语法功能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81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981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4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