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角中的言辞行为转喻复合体
本文关键词:认知视角中的言辞行为转喻复合体
【摘要】:本文在言辞行为范畴内,以莫言小说作品为语料,对各种言辞行为转喻复合体进行了识别、描述和分析。研究发现:1)与文学隐喻一样,言辞行为转喻通过对简单转喻的综合加工,形成了转喻复合体,从而超越了日常转喻;2)言辞行为转喻复合体有两种形式:转喻链和转喻丛;3)转喻的多重结构存在于各种转喻中。我们的讨论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莫言何以为"语言大师"、认知转喻的文体功能何以体现。
【作者单位】: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转喻复合体 言辞行为 文学转喻 莫言
【分类号】:H05
【正文快照】: 1.引言认知转喻理论认为,转喻表述邻近(contiguity)关系,即两个实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邻近,它是一个易辨认和记忆的认知域(源始域)激活和突显另一个认知域(目标域),并以前者作为参照点(referential point),为后者提供心理媒介的过程(PeirsmanGeeraerts 2006;Barcelona 2011: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正光;论转喻与隐喻的连续体关系[J];现代外语;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莉;隐喻对语义变化的阐释[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谭瑾;彭建武;;现代汉语认知称谓词的隐喻及转喻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3 朱建新;;多义词意义扩展的认知模式[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4 赵学德;王晴;;人体词“舌”和“tongue”语义转移的认知构架[J];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5 滑凡;丁研;;转喻思维的物质支架:来自中国文化中抓周仪式的验证[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9年01期
6 吴淑琼;;英汉“脸、面”的多义网络对比研究及认知理据[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单新荣;;人体词语认知域中的转喻与隐喻连续体关系[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年02期
8 陈善敏;王崇义;;提喻的认知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08年03期
9 王茂;项成东;;汉语“眼、目”的转喻与隐喻[J];外国语言文学;2010年03期
10 赵学德;孟萍;;认知视角下“足/脚”和“foot”的语义转移构架[J];外国语言文学;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莉;转喻与话语的符号—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静;语用认知视角下的指称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李勇忠;语言转喻的认知阐释[D];复旦大学;2004年
5 周大军;军语的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6 雷冬平;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演变研究及认知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7 胡方芳;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龚龙生;顺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王薇;名词动用的认知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张再红;词汇文化语义的认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瑾;现代汉语认知称谓词的隐喻及转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宏伟;英语学习者隐喻产出僵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娜;意义构建中的概念转喻[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4 宋洋;隐喻转喻对比分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闫彩妮;中日人体隐喻的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超逸;认知视角下的英语人体名词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周吉红;语言的非范畴化及其演变过程[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马晓琳;对汽车广告中语用预设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9 肖茜;中国官方讲话中隐喻翻译的认知分析[D];外交学院;2011年
10 罗兰;英汉语言行为表达中的隐转喻[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正光,周红民;惯用语理解的认知研究[J];外语学刊;2002年02期
2 刘正光;名词动用过程中的隐喻思维[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5期
3 刘正光;莱柯夫隐喻理论中的缺陷[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盛桓;;转喻与分类逻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02期
2 何爱晶;;从修辞到认知:国内转喻研究综述[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02期
3 杨凤平;;原型理论框架下的转喻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庄冬伟;;转喻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09年08期
5 王冬梅;;情感表达中的隐喻及转喻[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孙亚;;转喻的原型观[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吴淑琼;文旭;;《语法中的转喻和隐喻》评介[J];现代外语;2010年04期
8 姜占好;陶源;;逻辑转喻说略[J];外语研究;2010年05期
9 程琪龙;;转喻种种[J];外语教学;2010年03期
10 卢卫中;;转喻的理解与翻译[J];中国翻译;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在江;;语篇转喻[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胡婷;;转喻的理解及其现实意义[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晋小涵;齐振海;;“脸、面”词语的转喻阐释[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李洁红;;论转喻和隐喻在前指替代中的差异[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张韧;;转喻的构式化表征[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王梦岚;;汉语中“火”的隐喻、转喻认知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孙志农;;论语篇连贯的转喻机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董秀芳;;领属转喻与汉语的句法和语篇[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9 胡婷;;试论转喻思维在汉英语言形式中的异同[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陈君均;;转喻与话语分析的语用机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丽亚;翻译亦是学术:读《转喻:从修辞格到虚构》[N];中华读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方芳;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勇忠;语言转喻的认知阐释[D];复旦大学;2004年
3 江晓红;转喻的认知语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4 黄洁;基于参照点理论的汉语隐喻和转喻名名复合词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周福娟;指称转喻:词汇语义的认知途径[D];苏州大学;2009年
6 吴莉;转喻与话语的符号—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勇;《论语》英译的转喻视角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赵学德;人体词语语义转移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肖燕;时间的概念化及其语言表征[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磊;转喻意义的语义特征[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厉梅;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转喻[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任伟萌;“着”字构式的转喻分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4 王改平;呼和浩特方言中詈骂词的隐喻和转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于菲;英语V-TIME-away构式的选择限制与转喻识解[D];西南大学;2015年
6 陶晓花;语用转喻标记等效值视角下言外转喻翻译[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7 赵立喜;莫言小说《丰乳肥臀》中的转喻机制及其翻译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8 宋义;基于语料库的汉英词“脚/foot”的认知隐转喻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刘庚;《生死疲劳》葛浩文英译本的转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10 罗敏;隐喻/转喻提高英语多义词教学实效的实证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94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994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