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从“玉门关”意象看清代文人的西域情怀

发布时间:2017-10-22 00:05

  本文关键词:从“玉门关”意象看清代文人的西域情怀


  更多相关文章: 清代 西域诗 “玉门关” 意象 西域情怀


【摘要】:"玉门关"本是汉代设立的关隘,汉唐以来,却携带着班超"生入玉门关"之个人凄苦感与王之涣"春风不度"之地理荒蛮感而成为历代文人吟咏不息的文学意象。清代以来,在国家统一的时代命题中,清代文人以远迈前人的豪气,以亲履西域的现实体验感赋予"玉门关"意象全新而丰富的内涵。本文对此作一探析,以期窥探清代国家统一背景下文人的西域情怀。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新疆大学;
【关键词】清代 西域诗 “玉门关” 意象 西域情怀
【分类号】:I206.2
【正文快照】: “玉门关”,汉代设立的关隘,是中原与西域交通的要道,本是一个地理坐标,却因班超所言“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的强烈渴望而具有了生命力,成为一个充满历史文化感的空间符号。唐人又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敛辔遵龙汉,衔凄度玉关”1等诗句给“玉门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丽;;论蒲松龄纪昀小说创作心理相同点[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2 刘杰;;论《格萨尔》与《诗经》周民族史诗中的英雄救济主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刘嘉伟;丛国巍;;^褪枰庀筇轿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4 杨敏,万春;《雷雨》中的“雷雨”意象及其原型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陈家伦;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7 王海洋;;薛宝钗文化人格及其哲理评价[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王绍卫;;《诗经》山水阻隔诗的文化意蕴[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冯瑞贞;张t,

本文编号:10758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0758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3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