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从空间看《云街》的主体身份认同建构

发布时间:2017-12-02 15:40

  本文关键词:从空间看《云街》的主体身份认同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蒂姆·温顿 《云街》 身份问题 空间理论


【摘要】:身份问题一直是文学研究中的显学,是后殖民世界解殖过程中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现有的身份问题研究主要从文化、后殖民、流散、性别、种族等多角度切入,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空间理论则大力张扬空间的文化政治意义,吸收了地理、社会、政治、建筑等多学科的理论资源,为空间批评切入文学身份问题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丰富的阐释空间。被认为是少数族裔文学的澳大利亚文学现在逐渐受到各界的关注,而身份问题是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经历了长达一百多年的被殖民时期,身份问题是澳大利亚人不断探索、追寻的一个困境。而澳大利亚小说家蒂姆·温顿的作品《云街》正是从空间的变化反映小说人物身份的困境。之前学术界对于《云街》的研究多是从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叙事学等角度入手,从空间角度研究的几乎没有。蒂姆·温顿(Tim Winton,1960-)是目前澳大利亚“最多产、最负盛名”的作家,“几乎每部作品一经问世便引起评论界的注意”,他的绝大多数小说都曾获奖。温顿的作品主要聚焦于一些小人物以及他们平凡的生活。他作品中的主人公大多是一些普通的西澳大利亚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不善言辞,甚至还有很多缺点。他认为自己“写的都是些小地方和小情境中的人”,目的是努力“让平凡受到关注”。在《云街》中,温顿描写了一些小人物,他们烦恼的生活以及身体和精神上遭受的创伤。故事情节始终围绕着萨姆·皮科尔斯和勒斯特·莱姆这两个家庭展开。在遭受了各自的家庭悲剧之后,成为云街同一屋檐下的居民。二十年来,他们有怨恨,有欢笑,有诅咒,直到云街也成为他们内心家的归属。因此,自我身份意义的探寻成为了这些小人物生活的主要问题。同时温顿在小说中采用了独特的叙事方式,即把身份问题嵌入空间中叙述。因此,作者从空间角度研究《云街》的身份问题是可取的。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蒂姆·温顿及其作品《云街》,综述国内外学者对该作品的研究情况,概述该论文的独创性及写作框架并对空间理论和身份研究作简要梳理。作为论文的主干部分,第二、三、四部分以空间理论为依托,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别从地志空间、文本空间以及文化空间三个方面找出澳大利亚人所面对的身份困境、对身份的探索与追寻以及最终形成新的身份。通过不同空间的分析,找到澳大利亚人在空间中个人自身以及社会文化方面的身份困境,并且通过空间最终达到一种和解。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通过空间和身份的联系,人物对自我身份的探寻则能显而易见,同时也为正在遭受身份危机的现代人提供一些建议,最终使他们找到解决的途径。通过这些分析,读者也能够更多地了解澳大利亚文学以及澳大利亚人由来已久的身份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611.0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段海珍;;杏眼[J];边疆文学;2007年03期

2 詹春娟;;颠覆背后的含混——论温顿作品中的女性意识[J];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03期

3 小藏菩萨;九遥;;寻找失落的海洋之心[J];今古传奇(故事版月末版);2013年03期

4 徐银华;;小街[J];电影新作;1980年04期

5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申梦萍;从空间看《云街》的主体身份认同建构[D];安徽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45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245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0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