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直面“被掩埋的巨人”——石黑一雄访谈录
本文关键词:如何直面“被掩埋的巨人”——石黑一雄访谈录 出处:《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石黑一雄 《被掩埋的巨人》 历史认识 集体记忆
【摘要】:本访谈原载于日本《日经新闻》,编委石黑千贺子就2015年长篇新作《被掩埋的巨人》对作者石黑一雄进行了采访,访谈的重要特点在于提及了日本对于二战的历史认识问题。日本政府至今依然拒绝承认侵略历史,妄图篡改历史教科书,这同《被掩埋的巨人》里营造的"集体失忆"氛围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由此可知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石黑一雄通过小说所要表明的寓意和立场:战争需要清算,否则依托"遗忘"手段而构建的虚假和平迟早会被打破。在新作中,石黑依然从擅长的"记忆"视角来探讨种族冲突等当下热点问题的形成原因,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但我们多少也能感受到,作家在处理超出日常生活的宏大命题时所面临的创作困境。
[Abstract]:This interview appeared in the "Japan Nikkei news" editorial board, Ishiguro Chikako on 2015 the new novel "giant" was buried on the author Ishiguro Yiyu conducted an interview, interview is the important features mentioned in Japan for the World War II history question.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still refuses to acknowledge the history of aggression and try to tamper with the history textbooks, which is essentially the same as the collective memory in the buried giant. Thus we can see that Ishiguro Yiyu, as a public intellectual, shows the implied meaning and position through Novels: war needs liquidation, otherwise false peace will be broken sooner or later based on forgetting. In the new works, Shi Hei still explores the causes of the current hot iss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ory", which provides readers with a new perspective of thinking. But we can feel how many writers face the creative dilemma that they face when they deal with the grand proposition that is beyond their daily lif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战后英国移民文学研究”(12BWW05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问(《日经新闻》石黑千贺子)您之前说过,您的新作《被掩埋的巨人》(TheBuried Giant)是一部关于“社会和国家忘记了什么,记住了什么”的小说。A答(石黑一雄)是的,我以前说过好几次,我想就这个主题来写小说。最近一次是在2001年秋天,我在东京参加“早川国际论坛”时,当时有人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娅;;幸福是个肥皂泡——石黑一雄访谈录[J];外国文学动态;2001年01期
2 王岚;公正地再现“他者”——简评石黑一雄的《当我们是孤儿时》[J];外国文学;2002年01期
3 李春;石黑一雄访谈录[J];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04期
4 刘元侠;;从陌生误解走向互相认同——石黑一雄小说中体现的东西方文化[J];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03期
5 朱叶;赵艳丽;;无奈的哀鸣——评石黑一雄新作《千万别弃我而去》[J];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02期
6 鲍秀文;张鑫;;论石黑一雄《长日留痕》中的象征[J];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03期
7 步朝霞;;石黑一雄《伤心情歌手》中的反讽与悖谬[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8 王烨;;历史的主观性和意识形态蕴涵——石黑一雄小说对历史威权的反抗[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9 钟志清;;寻觅旧事的石黑一雄[J];外国文学动态;1994年03期
10 邹海仑;;与一位老朋友—新相识的会见——采访英国作家石黑一雄[J];外国文学动态;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孟胜昆;;最后的晚餐?——A Family Supper的认知诗学解读[A];贵州省外语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程栎;当我们是孤儿[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文笔;柔板心境[N];东方早报;2010年
3 主评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陆建德;征服者的污点[N];光明日报;2001年
4 赛非;又一个让人类选择回避的命题[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颖;创伤视角下的石黑一雄小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凯杰;家园的失落与觅寻:石黑一雄《长日留痕》的空间批评解读[D];郑州大学;2015年
2 彭婷;《别让我走》和《分身》的悲剧美学视角之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张雅静;石黑一雄《长日留痕》中的困境[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4 葛楠;族裔性与国际主义的融合:石黑一雄三部作品创作特征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5 张佳;论石黑一雄《群山淡景》的记忆叙事[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龙;石黑一雄作品中的孤儿意识[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刘国艳;分裂的风景[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8 吕静文;石黑一雄《浮世画家》中的创伤与伦理意义[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6年
9 刘爽;《别让我走》中的创伤解读[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6年
10 薄亮;石黑一雄的身份悖论性[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45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345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