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澳大利亚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男性气质:1950-2000
本文关键词:重构澳大利亚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男性气质:1950-2000 出处:《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男性气质 性别 支配性男性气质 澳大利亚文学 儿童文学
【摘要】:男性气质(男子气概)仅存在于性别范畴。男性气质在性别关系中的主要功能是权力比率功能—男性阶层与女性阶层之间的权力比率,以及占主导地位的男性群体和从属地位的男性群体之间的权力差异。因为现有的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的学习活动都需要在婴儿期开始并持续整个童年,所以儿童文学在巩固或挑战现存的文化意识形态方面便具有重要意义,这其中就包括性别认知和男性气质的学习。尽管支配性男性气质(占主导地位的男性气质)试图永久固化与两性身份有关的社会活动,但是男性气质这个概念本身就伴随着社会和文化习俗的变化而变化,而且支配性男性气质和从属性男性气质总是相伴而生。因此,在某一特定文化中的某一特定时期,支配性男性气质和从属性男性气质存在差异甚至对立,对于采用何种形式的男性气质也不尽形同,如大男子主义型,敏感型,异性恋,同性恋,新时代男性,等等。然而这其中只有某一种形式能够占据支配性地位。本论文就是试图找出澳大利亚儿童文学不同时期下的支配性男性气质以及他们是如何在文学作品中体现的。通过发现并分析澳大利亚儿童小说中不同时期的支配性男性气质,可以展现澳大利亚儿童文学中性别关系的发展模式。论文第一章首先介绍儿童文学及其定义,然后指出了性别研究的现状。第二章在界定"男性","男性气质","性别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支配性男性气质"的概念。这一特殊的男性气质包含了作为一个男人最光荣的存在方式并体现在儿童文学作品中。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将详细阐述"支配性男性气质"在不同时代的特定表现形式。第三章阐释了父权制仍然是20世纪50年代的支配性男性气质,并通过分析儿童小说Good Luck to the Rier来具体阐释。第四章,通过分析儿童小说All We Know所反应的两性关系的显著变化来阐释新的两性关系是建立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之上而非等级权力。第五章,儿童小说Bruno and the Crumhorn为读者展现了 20世纪90年代各式各样的男性气质,不仅描写支配性男性气质,而且描写被边缘化的男性气质,引发读者对性别关系的思考。第六章对论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对未来版本的男性气质的设想。
[Abstract]:Masculinity (masculinity) only exists in the category of gender. The main function of masculinity in gender relations is the function of power ratio-the power ratio between the male class and the female class. And power differences between dominant male groups and subordinate male groups, since learning activities with existing masculinity or femininity need to begin in infancy and continue throughout childhood. Therefore, children's litera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consolidating or challenging the existing cultural ideology. This includes learning about gender cognition and masculinity, although dominant masculinity (dominant masculinity) attempts to perpetuate social activities related to gender identity. But the concept of masculinity itself changes with the change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customs, and the dominant masculinity and subordinate masculinity always accompany. In a certain period of a particular culture, there are differences or even opposites between dominant male temperament and subordinate male temperament, and there are different forms of masculine temperament, such as male chauvinism. Sensitive, heterosexual, gay, New Age male. However, only one of these forms can occupy the dominant position. This thesis is trying to find out the dominant masculinity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Australian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how they are embodied in literature. Through the discovery and analysis of Australian children's novel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dominant masculinity.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its definition, then points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ender studies. The second chapter defines "male". "masculinity". The concept of "dominant masculinity" is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gender theory". This special masculinity contains the most glorious way of existence as a man and is embodied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Chapter three. Chapter 4th and Chapter 5th are the main part of the thesis. The third chapter explains that patriarchy is still the dominant masculinity in 1950s.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ildren's novel Good Luck to the Rier to explain in detail. 4th chapter. By analyzing th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gender relations reflected in the children's novel All We Know, it is explained that the new gender relationship is based on mutual benefit rather than hierarchical power. Chapter 5th. In 1990s, the children's novel Bruno and the Crumhorn showed readers all kinds of masculinity, not only the dominant masculinity. And the description of the marginalized masculinity leads the reader to think about the gender relationship. Chapter 6th summarizes the thesis and puts forward the assumption of the future version of masculinity.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611.0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刚;;当代西方男性气质理论概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2 蒋旭玲;吕厚超;;男性气质:理论基础、研究取向和相关研究领域[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7期
3 季寅修;;电影《完美的世界》中菲利普的男性气质[J];文学教育(上);2014年02期
4 刘海霞;;美德的力量——小说《汤姆·琼斯》中的男性气质[J];语文学刊;2008年01期
5 王艳丽;;《恋爱中的女人》中的男性气质问题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年13期
6 程功;;身体·气质·类型——近年来都市电影中男性明星银幕身体与男性气质的中美比较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7 刘岩;;男性气质[J];外国文学;2014年04期
8 王芳;;中性性别审美文化解析[J];美与时代(下半月);2010年02期
9 尹锐;;论《玉牡丹》中的男性气质及其建构[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0年04期
10 石海霞;;消费文化视野下的美国现代男性气质[J];青春岁月;201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方刚;;男性气质多元化与“拯救男孩”[A];性与性别研究(第4辑)——年度性与性别事件评点(2008-2010)[C];2011年
2 谷征;翁立伟;;男性气质展示:《非诚勿扰》男嘉宾呈现的男性形象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方刚;“拯救”男孩?荒唐![N];中国妇女报;2010年
2 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 方刚;从家庭暴力反思男性气质[N];中国妇女报;2012年
3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副研究员 吕鹏;从电视体育看霸权男性气质生产与消费[N];中国妇女报;2013年
4 妇女/性别问题研究专家 冯媛;反思并重塑男性气质 让“足球”加盟反暴力[N];中国妇女报;2013年
5 南京大学教授 何成洲 本报记者 陈菁霞 采访整理;我们的理论思考能力亟需加强[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一丁;“父性”教育权威《培育男孩》出版[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7 编译 刘霞;从男性气质看男孩偏好及亲密伴侣暴力[N];中国妇女报;2013年
8 南储鑫;“女汉子”热议:僭越还是逆转?[N];中国妇女报;2013年
9 鹿文;《培育男孩》登陆中国的意义[N];人民日报;2004年
10 张庆武;“男色消费时代”?[N];中国妇女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董雪飞;90年代中期以来好莱坞电影中的男性气质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秀彬;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男性气质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王蓓;亲子真人秀节目中男性气质的建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朱慧丽;男性气质在网购情境中的呈现与实践[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4 罗姣惠;唐·德里罗《坠落的人》中男性气质的危机[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5 孔芳芳;从单一男性气质到多元男性气质:中国年轻成年儿女对父亲男性形象语言构建的叙事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6 周婷;论《章鱼》中支配性男性气质的表征[D];湘潭大学;2015年
7 寇莹莹;挣扎着起来的男人[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8 李津竹;韩国偶像剧男性气质变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9 孙菲;田纳西·威廉斯剧作中支配性男性气质的危机倾向[D];南京大学;2014年
10 宋惠欣;受创男性气质的戏剧再现与重塑[D];南京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92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392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