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文化视角解读《傲慢与偏见》
本文关键词:从消费文化视角解读《傲慢与偏见》 出处:《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谱系家庭” “炫耀性消费” “文本资本” 个人品质
【摘要】:英国18世纪日益增长的社会财富促进了消费在中上层阶层的盛行,而消费方式常跟等级差别相关,这就使原来基于血统、家世的阶层划分日益受到挑战。面对消费带来的潜在威胁,那些有着"谱系家庭"称谓的上层阶级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在《傲慢与偏见》中,拥有罗辛斯庄园的凯瑟琳夫人和拥有彭伯利庄园的达西就代表贵族阶层所采取的不同应对策略。小说以伊丽莎白为代言人,对由"炫耀性消费"维护声望的罗辛斯庄园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的批判和对由社会文化资本维护声望的彭伯利庄园的赞赏,显示了奥斯丁对所处社会日益货币化的趋势作出的回应。她的回应又是多维度的,"出身与财富"是凯瑟琳夫人"傲慢"的资本,"社会文化、审美、责任和道德力量"是达西"傲慢"的资本。是否认可独立于出身和财富的个人品质是达西和凯瑟琳夫人的最大不同点,但却是达西和伊丽莎白的共同点,这也是"傲慢"与"偏见"能够消融的原因之一。事实上,达西是奥斯丁的理想贵族典范,是她参与"谱系家庭"话语重构的产物,在某种程度上,预见了维多利亚时期城市与乡村的文化霸权之争。
[Abstract]:In 18th century, the growing social wealth in Britain promoted the prevalence of consumption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classes, and consumption patterns were often related to class differences, which led to the original pedigree. The stratification of the family is increasingly challenged. In the face of the potential threat of consumption, the upper classes with the term "pedigree" adopt different strategie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Lady Catherine, who owns Rosings Estate, and Darcy, who owns Pemberley, represent the different strategies adopted by the aristocrats. Elizabeth is the spokesman of the novel. The criticism of Rohinges Manor, which maintains prestige by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and its influence, and the appreciation of Pemberley Manor, which is maintained by social and cultural capital. It shows Austen's response to the trend of monetization in her society. Her response is multidimensional. "birth and wealth" is Lady Catherine's "arrogant" capital, "social culture, aesthetic appreciation." Responsibility and moral power "are Darcy's" arrogant "capital. Whether or not to recognize personal qualities independent of birth and wealth is the greatest difference between Darcy and Lady Catherine, but it is what Darcy and Elizabeth have in common. This is one of the reasons why Pride and Prejudice can melt. In fact, Darcy is the ideal aristocratic model of Austin, the product of her participation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discourse of "pedigree family", to some extent. It foresees the cultural hegemony of Victorian cities and villages.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英语系;
【基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项目“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作品的‘可知社群’构建”(项目编号:ZX2015022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娜奥米·塔德莫在对英国18世纪“家”概念的历史追溯中,着重分析了“谱系家庭”(lineage-family)。“谱系家庭”在当时社会所具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意义已在人们心中定格,它常常跟血统、门第概念联系,显示出一定的社会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它所代表的价值、社会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静;;《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探析[J];芒种;2014年08期
2 何奕;;由《傲慢与偏见》引发的战争[J];意林文汇;2010年04期
3 林志萍;《傲慢与偏见》的艺术魅力[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姚丽华;论《傲慢与偏见》的戏剧性特色[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5 胡舒莉;《傲慢与偏见》:全反讽的艺术[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郭广田;浅析《傲慢与偏见》中伊莉莎白的性格[J];天中学刊;2002年04期
7 童慧萍,李新星;论《傲慢与偏见》的戏剧性叙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黄静;《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的体现[J];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9 管先恒;《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面面观[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彭开明,李清娇,胡启明;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傲慢与偏见》原译与复译本学习体会[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阿芹;;谈谈《傲慢与偏见》中的新女性形象——吉英和伊丽莎白[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侯德云;两个女人的《傲慢与偏见》[N];文学报;2012年
2 宗合;英读者最爱《傲慢与偏见》[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3 杨恒;向《傲慢与偏见》致敬[N];文艺报;2014年
4 崔冰清;被亵渎的《傲慢与偏见》[N];光明日报;2002年
5 叶新;吴宓和《傲慢与偏见》的教学传播[N];中华读书报;2013年
6 张辰卉 尹磊;追求完美 孜孜不倦[N];解放军报;2009年
7 山东大学(威海) 胡志明;一部富于传奇性的经典[N];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Bec Smith,,翻译:如今;数部影片兵分路各有斩获国际市场竞争激烈[N];中国电影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峥峥;《傲慢与偏见》书信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2 陶婧;《傲慢与偏见》中主人公话语的态度资源分析[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庆庆;阐释学视角下《傲慢与偏见》汉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D];延安大学;2015年
4 张梅子;《傲慢与偏见》中倒装结构的语篇功能[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5 关巍;从叙事学观点看《傲慢与偏见》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D];山西大学;2007年
6 李玲爱;《傲慢与偏见》文本和电影版本的审美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谢志娟;顺应论视角下对《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8 陈小叶;礼貌原则视角下《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话语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9 范盈盈;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会话含义的探析[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10 郭丽萍;电影改编视阈下的《傲慢与偏见》[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95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395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