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野草在歌唱》中的房子与自我

发布时间:2018-01-11 10:18

  本文关键词:《野草在歌唱》中的房子与自我 出处:《外国文学研究》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多丽丝·莱辛 空间 房子 自我 《野草在歌唱》


【摘要】:多丽丝·莱辛始终关注人类个体的生存境遇,与之相应的是她对个人空间的探索。个人空间指居住个体在其间可以摆脱社会分类和身份建构的限定,发现自我,回归自我的空间。莱辛作品多以房子作为最有可能成为个人空间的场所。《野草在歌唱》一书中,房子表现出极强的束缚性和明显的对社会空间的从属性。殖民地白人对身份的固守让房子成为身份的象征符号,成为构建和强化身份的场所,恶化了个体自我的扭曲状态,体现出明显的束缚性。另一方面,规训的社会空间以其无所不在的监视和同质化的生产性使个体自动捍卫它,失去了建立个人空间的意识和能动性,使房子从属于它,成为它的延续。然而,房子依然一度表现出个人空间的特征,其间也曾出现过由个人关系构建的个人空间,为个体自我的复苏创造了机遇。但由于缺乏个体的自觉意识和积极努力,这两种个人空间都是短暂的、脆弱的。在此作品中,莱辛通过对房子作为个人空间的探讨表达了对扭曲、分裂自我的社会空间的批判,也暗示了面对强大的社会空间时构建个人空间的艰难。
[Abstract]:Doris Lessing always pays attention to the human individual ' s existence , and corresponding to it is her exploration of personal space . The individual space refers to the space where the individual can get rid of social classification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 .

【作者单位】: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外语学院;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野草在歌唱》是多丽丝·莱辛的首部作品,在莱辛研究中有特殊的意义。以往的中西方研究主要从种族、后殖民、心理分析、女性主义等方面展开探讨,虽也有对房子等空间意象的考察,但远不够深入。近几年,中国学者对莱辛作品的空间和自我问题愈发关注,如蒋花和王丽丽等都对莱辛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丽丽;;后“房子里的安琪儿”时代:从房子意象看莱辛作品的跨文化意义[J];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仁凤;;《野草在歌唱》中的房子与自我[J];外国文学研究;2017年03期

2 刘丽芳;李正栓;;莱辛《天黑前的夏天》中的女性成长主题研究[J];当代外国文学;2016年01期

3 陈斌峰;;《黑暗前的夏天》的空间叙事艺术[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4 严旭;王朝一;;“空巢姥姥”英文版的跨文化意义及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思考——多丽丝·莱辛《老妇与猫》的启示[J];英语广场;2015年09期

5 王菲菲;;《幸存者回忆录》中房间象征意象的不确定性[J];青年文学家;2014年26期

6 司君;;《另外那个女人》中象征手法的运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9期

7 丁冉冉;董静娟;;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房屋意象与女性命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8 司君;;《另外一个女人》的矛盾性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9 林峰;;多丽丝·莱辛《善良的恐怖分子》中人物身份的缺失与追寻[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09期

10 朱望;;论多丽丝·莱辛《第五个孩子》中的“女性奥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丽丽;;寓言和符号:莱辛对人类后现代状况的诠释[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程;英国文坛的常青树 多丽丝·莱辛[J];世界文化;2000年04期

2 郭轶妮;;多丽丝·莱辛出版新作《最甜蜜的梦》[J];外国文学动态;2002年03期

3 向丽华;;多丽丝·莱辛研究在中国[J];邵阳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向丽华;;多丽丝·莱辛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分类[J];船山学刊;2007年02期

5 孙全志;;多丽丝·莱辛访谈录[J];外国文学动态;2007年06期

6 ;多丽丝·莱辛特辑[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8年01期

7 亚当·史密斯;张和龙;;“故事内容决定了讲故事的手法”——多丽丝·莱辛访谈[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8年01期

8 竹夕;;多丽丝·莱辛:超越女权[J];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01期

9 卢婧;;20世代80年代以来国内多丽丝·莱辛研究述评[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4期

10 唐霞;;近十年国内多丽丝·莱辛研究评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康慨;为什么多丽丝·莱辛更重要[N];中华读书报;2013年

2 萧莎;一言难尽的多丽丝·莱辛[N];光明日报;2013年

3 记者 孙海悦;译林社速推3本多丽丝·莱辛作品[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4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潘启雯;没有太多“新闻点”,多丽丝·莱辛的作品缘何也能畅销?[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3年

5 瞿世镜;多丽丝·莱辛——不倦的求索者[N];文艺报;2007年

6 云也退;多丽丝·莱辛:误读中炼制火药[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7 康慨;多丽丝·莱辛:我爸爸的梦,我妈妈的爱[N];中华读书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张以瑾;多丽丝·莱辛:用苦难赢得“最好的一张牌”[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约翰·弗里曼邋王锋;翻阅她的金色笔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10 萧莎;年迈的生命,,年轻的爱情[N];中国妇女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W毮

本文编号:1409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409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7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