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文学的新支:东南亚回族华人文学
本文关键词:海外华人文学的新支:东南亚回族华人文学 出处:《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东南亚回族华人文学是海外华人文学中尚未引起研究者重视的一支。东南亚回族华人文学活跃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出现了戴小华等一批作家。东南亚回族华人文学的形成与回族华人的移民活动和东南亚华人文学的发展有关,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学界思考东南亚华人文学与伊斯兰文化的关系。东南亚回族华人文学的特色在于郑和题材创作、女性题材创作,以及作家创作的跨越性。
[Abstract]:The literature of Hui ethnic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is a branch of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 which has not been paid attention to by researchers. The literature of Hui ethnic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is active in Singapore and Malaysia from 1950s to the present. It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of development, such as Dai Xiaohua and other writers. The formation of Hui literature in Southeast Asia is related to the migration activities of Hui ethnic Chines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literature. It is helpful for academic circles to thin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Islamic cultu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east Asian Hui Chinese literature are Zheng he's theme creation, female theme creation, and the leapfrogging of writers' creation.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回族文学研究”(10XBW043)
【分类号】:I106
【正文快照】: 东南亚回族华人文学指东南亚华人中具有中国回族血统的华人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笔者提出东南亚回族华人文学,不是把部分具有回族文化身份的华人作家简单罗列在一起,而是要揭示一个需要引起学界关注的研究领域。马来西亚学者黄永宝曾说,中国回族在远程的跨国流动迁移中具有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玉安;;使者马天英[J];回族文学;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昊;;东南亚华人的“家园想象”——东南亚华人文学中的“望”与“乡”[J];新学术;2008年03期
2 金猷;;东南亚华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座谈会在京召开[J];华侨历史;1987年02期
3 知寒;;“东南亚华人现状和发展趋势”讨论会综述[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8年01期
4 董孟雄;陈庆德;;战后经济动荡中的东南亚华人、华侨社会[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9年04期
5 戴一峰;;“社会变革与东南亚华人文学”研讨会述评[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9年04期
6 陈志明;张铭;;华人文化与经济成就——以东南亚华人为例的研究[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2年04期
7 梁英明;;中国改革开放与东南亚华人[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3年04期
8 史如林;东南亚华人文化、经济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加坡举行[J];八桂侨史;1994年01期
9 李如龙;略论东南亚华人语言的研究[J];学术研究;1997年09期
10 心影;我所“东南亚华人宗教文化学术考察团”访问泰、马、新三国[J];世界宗教文化;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曾少聪;;东南亚华人族群的分类研究——以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为例[A];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C];2002年
2 曾少聪;;民族学视野中的东南亚华人族群[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周聿峨;余彬;;东南亚华人身份流动性的全球化语境[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罗志华;;神缘:东南亚华人与祖籍地的一条文化纽带——永定西觉寺的田野调查[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丁日初;;东南亚华人财团浅说[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郭军宁;当代东南亚华人族群关系研究的新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特约评论员 陈斌;政冷经热:东南亚华人的病理学[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曹云华;衣食住行适生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4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聂德宁;东南亚华人的宗教信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尹鸿伟;南洋血[N];中国经营报;2014年
6 华侨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 范正义;风水信仰与东南亚华人社会的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黄信;华人在“南洋”的历史贡献浅探[N];广西日报;2009年
8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刘守政;东南亚华人道教组织的发展与挑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音像出口权今年全面放开[N];中国文化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曹云华;从文化适应的角度看东南亚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D];暨南大学;2001年
2 余彬;主权和移民:从“旧约”到“新约”[D];暨南大学;2009年
3 吴芸;当代东南亚华人与印度人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4 叶兴建;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华商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孟庆梓;东南亚华人社群的建构与演化[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广元;现当代东南亚华人对中国的认同[D];云南大学;2010年
2 王丽;以华商网络的视角看东南亚华人企业的发展与转变[D];暨南大学;2012年
3 茹亚伟;冷战初期美国对东南亚华人的亲西方宣传(1945-1960)[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武文霞;当代东南亚华人宗乡社团的转型与发展[D];厦门大学;2008年
5 华建平;战后国际关系中东南亚华人生存发展问题与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盛莲;东南亚华人资本对华投资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7 段世德;东南亚华人投资中国大陆的原因浅析(1978-2000)[D];武汉大学;2004年
8 旃媛媛;从宗教信仰看东南亚华侨华人的文化适应[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戎;东南亚华人财团与美国家族财团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10 南洋;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20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420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