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诗学和文学理论中的意义和范例性

发布时间:2018-02-13 01:47

  本文关键词: 范例性 意义 个体性 一般性 《希腊古瓮颂》 出处:《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从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到当代的雅克·德里达及其他人创造的欧洲诗学和文学理论中,文学作品意义的问题一直与文学的范例性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个人或个体和一般或普遍之间的不可否认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分析约翰·济慈诗歌《希腊古瓮颂》的结尾,文章提出,个体与一般之间的这种不稳定的关系使得任何试图在诗歌、小说、戏剧或其他文学作品中建立明确的、一致的意义的尝试变得复杂。
[Abstract]:From Aristotle in 4th century to Jacob Derrida and others who created European poetics and literary theory, The question of the meaning of literary works has always been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xemplary problems of literature-to the undeni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s or individuals and general or universal. By analyzing John Keats' poetry. The end of the Ode to the Greek urn, This unst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general makes any attempt to establish a clear, consistent meaning in poetry, fiction, drama or other literary works complicated.
【作者单位】: 布里斯托大学英语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国际部;
【分类号】:I561.0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路;理论走向的预测——评《文学理论的未来》[J];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03期

2 曹顺庆;哲理与文思——试比较中、印、欧早期哲学思想对文学理论的影响[J];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01期

3 王晓路;简评《诺顿文学理论与批评选集》[J];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02期

4 雷丹;文学理论的限度——读《解读东亚之写作》[J];文学评论;2004年01期

5 周宪;;重心迁移:从作者到读者——20世纪文学理论范式的转型[J];文艺研究;2010年01期

6 绿雪;“典型”在恩格斯著作中的含义——恩格斯文学理论探微之一[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7 王晓路;多层次的建构——评《二十世纪文学理论选集》[J];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03期

8 曹顺庆;宗教与文学理论——试比较中、印、欧早期宗教观念对文学理论的影响[J];外国文学研究;1991年01期

9 王达敏;;对20世纪文学理论的又一种理解[J];文艺研究;1996年02期

10 王祖友;;当代非裔美国文学理论的兼容性[J];今日科苑;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于壮;;作为文学理论媒介的书信——以簌石、子规通信为例[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王淑林;;文学的流散与理论的边界——“多元对话语境中的文学理论建构国际研讨会”述评[A];东方丛刊(2004年第4辑 总第五十辑)[C];2004年

3 曹顺庆;;中国、印度、欧洲古代伦理思想对其文学理论影响的比较[A];东方丛刊(1992年第1辑 总第一辑)[C];1991年

4 波妮·麦杜戈尔;晨雨;;郭沫若与西方文学理论[A];郭沫若研究(第五辑)[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聂珍钊;“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文学理论与批评经典”简评[N];中华读书报;2013年

2 陈军 扬州大学文学院;“理论之死”属一相情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宫铭;经验和语言——实用主义文学理论转型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董月华;T.S艾略特文学理论中传统的概念[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07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507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6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