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中英法女性主义文学流派的比较
本文关键词: 西方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 流派 比较 出处:《学术探索》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西方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文学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末,是女性主义运动发展的产物。按照产生的时间和地点来划分,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可以分为英国和法国两大流派。本文介绍了英国和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贡献,并对两大流派的共同点和差异之处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发现,英国、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流派都为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唤醒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推动女权主义运动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且两者的发展都受到了当时历史背景和社会思潮的影响。相比较英国女性主义文学流派,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流派在突破传统文体形式上更加激进,颠覆传统文学伦理上更加彻底。两者在改变传统文学创作的语言形式上也持有不同的观点。
[Abstract]:The rise of feminist literature in western literature in the end of -40s is the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feminist movement. Western feminist litera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major schools: English and French.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and main contributions of British and French feminist literary schools. By compar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chools, it is found that the British and French feminist literary schools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feminist literature, and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awaken the female consciousness in literary cre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eminist movement played a positive role, and both of them were influenced by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he social trend of thought at that time. French feminist literary schools are more radical in breaking through traditional literary forms and more thorough in subverting traditional literary ethics. They also hold different views on changing the linguistic forms of traditional literary creation.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辽;;大陆第一部研究台湾女性主义文学的专著——读评《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新论》[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6年02期
2 林炜娜;;走向何方?——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困境与超越[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05期
3 何倩;;传统与时代碰撞的产物——浅析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中“女性雄化”的特点及客观存在[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艾晓明;香港“女性主义文学国际研讨会”述评[J];广东社会科学;1997年01期
5 金文野;女性主义文学的内涵[J];当代文坛;2000年05期
6 刘红林;角色转换:台湾女性主义文学对经济自主的追求[J];华文文学;2000年02期
7 金文野;女性主义文学论略[J];文艺评论;2000年05期
8 杨绍军;论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9 郑坚;男性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10 江晓梅;跨越分界限——二十世纪英国女性主义文学简论[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唐晶;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2 于东晔;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D];苏州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淑荣;1980年代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2 黄丽;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徐胜莲;论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流变[D];安徽大学;2010年
4 骆乐;世纪之交女性主义文学转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罗双;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对男权文化的解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胡凯逖;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特征及对中国女性文学批判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黄苹;女性主义文学观的美学解读[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8 林晓云;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形态特征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宋永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土化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芳;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及其影响[D];湘潭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525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525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