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古今之争”的宗教维度与斯威夫特的《木桶的故事》
本文选题:古今之争 切入点:《木桶的故事》 出处:《外国文学评论》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十七世纪末英格兰文化史上的"古今之争"涉及多个学科,本文将追溯和考察其中的宗教维度,并在此语境中分析斯威夫特的讽刺作品《木桶的故事》。"古今之争"双方的几位重要参与者都在教会中担任圣职,对宗教议题极为敏感;其关键分歧在于,崇今派教士试图借助现代学问去确证基督教并反驳自然神论者,而包括斯威夫特在内的崇古派则看出该方法的内在危险。就此而言,斯威夫特正是在此宗教论争语境中以戏仿的方式在《木桶的故事》中对"学问的败坏"与"宗教的败坏"进行了讽刺。
[Abstract]: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England culture in the history of the "classic and modern" involving multiple disciplines, this paper traces and examines the religious dimension of them, and in this context of Swift's Satire "barrel" classic and modern "story. Both sides of the several important participants in the church as Saint, on extremely religious issues the key difference is sensitive; today, Chong cleric trying to use modern knowledge to confirm and refute Christian deism, which included Swift faction that worship of ancient danger inherent in the method. With regard to Swift, it is in this context of religious debate to parody way in the story of < >" cask the corruption of knowledge "and" religious corruption "ironic.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基金】: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红月;;血与火铸就的文学家——斯威夫特解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2 胡艳;;斯威夫特《一个小小的建议》赏析[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3 张润;史立英;;戏谑中的警示与反思——斯威夫特作品的讽刺艺术[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4 宁静;;有你相伴便心安——评斯威夫特的新作《但愿你在这里》[J];外国文学动态;2012年02期
5 布什明;谢天振;;谢德林与斯威夫特[J];中国比较文学;1984年01期
6 张志庆;;斯威夫特不是恨世者吗[J];山东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7 王佐良;论斯威夫特的散文[J];外国文学;1987年07期
8 李国文;斯威夫特的箴言[J];文学自由谈;1997年05期
9 胡辛凯;;蜘蛛与蜜蜂——斯威夫特笔下的古今之争[J];书城;2014年03期
10 王雪莲;;试析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与其陌生化效应[J];芒种;2013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加拿大约克大学 徐学清;细说世界文坛“抄袭”三大案[N];中华读书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继财;从叙事学角度看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弗游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全哲君;斯威夫特的多维文学空间[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3 徐静霞;斯威夫特还是格列夫?[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张荞荞;选词、叙事、象征:论乔纳森·斯威夫特平易风格对其讽刺效果的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张勋;论英爱作家斯威夫特的爱尔兰身份[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金佳;斯威夫特小说《洼地》的动态互文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王雨苗;格林厄姆·斯威夫特《水之乡》的生态伦理解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8 陈睿文;生存与死亡[D];浙江大学;2013年
9 郭锦华;从《格列佛游记》看乔纳森·斯威夫特的讽刺艺术和社会理想[D];内蒙古大学;2008年
10 周丽娟;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D];南昌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69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569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