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关怀:济慈诗作中的自然主义向度
本文选题:济慈 切入点:诗歌 出处:《外语教学》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时代使然,济慈诗作具有生态关怀的自然主义向度。这种生态情愫不是以娇柔的显白方式抒唱的,而是以隐微的诗意铺陈的。在济慈诗作中,自然在最平常处透射出人性的光辉;生灵在主体性悄退的哲思中自由跃动;而生活只在物我相和的自然环境中抵进真善美的统一。在诗学史上,济慈自然情调追求与生态和谐憧憬,影响宽广,启迪悠长。
[Abstract]:As a result of the times, Keats's poems have a naturalistic aspect of ecological concern. This ecological sentiment is not sung in a soft and white way, but in a subtle poetic way. In Keats's poems, Nature radiates the brilliance of human nature at its most ordinary place; life leaps freely in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silent retreat of subjectivity; and life enters the unity of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only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object and self. In the history of poetics, Keats pursuit of natural sentiment and ecological harmony vision, wide impact, enlightening long.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地域空间与文学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5J002)的部分成果 西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JG14008);西北大学本科教学团队项目(项目编号:JX14072)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分类号】:I561.0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建国;;共生赞:刘易斯·托马斯科学散文的生态意蕴[J];外语教学;2014年06期
2 郭峰;;论济慈诗歌的生态思想[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孙妮;;诗歌通感与概念隐喻理论、合成空间理论之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4 郝娅杰;耿宁;;把“绿色”留住——论济慈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年02期
5 田瑾;;从诗歌作品的生态关怀看人与自然的关系[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申富英;论济慈颂诗中的联觉意象[J];外语教学;2000年01期
7 黄修齐;寓于爱物愤世中的美——济慈及其《秋颂》和《夜莺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瑾;;生态关怀:济慈诗作中的自然主义向度[J];外语教学;2017年02期
2 赵博;;威廉·布莱克《秋颂》和济慈《秋颂》比较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6年07期
3 袁琳;;论济慈《秋颂》之生态女性主义意识[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11期
4 刘新秀;;济慈诗歌唯美意境的建构——对《夜莺颂》的文体学赏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4年09期
5 赵箫宇;;英语感知动词的多义性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年12期
6 任俊莲;;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多义词语义理据认知[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7 虞金红;;从平面设计谈交互的艺术通感体验[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年10期
8 吴海霞;;布莱克诗歌中的生态思想[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年02期
9 罗美玲;;从分离、冲突走向交融的人文关怀与美学追求——济慈诗歌和谐之美探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林正军;;英语感知动词词义衍化的认知研究[J];外语教学;2011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玉康;;通感研究回望[J];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2 张鑫;;济慈爱情观的中国情结[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吴本虎;;隐喻认知的联想方式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吴士田;;试析通感构词[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5 杨波;张辉;;跨感官感知与通感形容词研究[J];外语教学;2007年01期
6 伍敬芳;刘宇红;;通感的认知语言学阐释[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刘宇红;隐喻研究的哲学视角[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张美芳;图式分析隐喻翻译中的认知过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05期
9 刘珍;“通感”与英汉感觉形容词词义转移的对比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王彩丽;通感现象的理据及功能特点分析[J];外语教学;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沈晓阳;生态关怀:一种准道德、准宗教、准审美的情感[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霍小青;;作为生命家园的大海——林宝散文的生态关怀[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08期
3 王雪梅;;宗教生态关怀的三个基本向度[J];云梦学刊;2008年02期
4 高莉敏;;追求生态和谐——《一个迷途的女人》中的生态关怀[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实习生 乔燕冰;生态关怀:艺术实践的时代精神[N];中国艺术报;2011年
,本文编号:1594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594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