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与交汇:李大钊和梁实秋的罗斯金评介
本文选题:李大钊 切入点:梁实秋 出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李大钊与梁实秋经由不同渠道接触到约翰·罗斯金这位十九世纪英国著名批评家,1923年和1933年,二人又分别写成罗斯金评介,各自表达了对这位英国批评家的认同与欣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两篇评介切入角度截然不同,对人物评价却十分"巧合",既针锋相对,又心意相通。彼此碰撞的观点彰显李梁二人在中国文化发展上所持的不同信念和价值取向,而对罗斯金美学、特别是其中"人道主义"的共同兴趣,又暗示着李梁二人在道德艺术观上的契合交汇,并由此折射出这一时期中国学人对美之社会改造意义的探索和思考。
[Abstract]:Li Dazhao and Liang Shiqiu contacted John Ruskin, a famous British critic of 19th century, through different channels. On 1923 and 1933, they wrote Ruskin's comments, respectively. Each expressed his approval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British critic. However,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two reviews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but the comments on the characters are "coincidental," both tit-for-tat. The collision between Li Liang and Li Liang demonstrates their different beliefs and valu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ir common interest in Ruskin's aesthetics, especially "humanitarianism". It also implies that Li Liang and Li Liang's moral and artistic views are in harmony with each other, and thus reflects the exploration and reflec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beauty by Chinese scholars in this period.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561.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汉全;纪念李大钊诞辰115周年全国学术讨论会综述[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淳;;碰撞与交汇:李大钊和梁实秋的罗斯金评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A·G·加德纳;周非;;约翰·罗斯金的生活——《迷途的天使》[J];文化译丛;1987年04期
2 戴维·希克瑞,李临艾,郑英锋;拜读罗斯金[J];世界美术;2001年02期
3 殷企平;;试论罗斯金的文化观[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殷企平;何畅;;环境与焦虑:生态视野中的罗斯金[J];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03期
5 金凯;;思想与情感的结合——约翰·罗斯金《芝麻与百合》中的环境意识[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蒲海丰;;罗斯金童话《金河王》中的水之美[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10年01期
7 蒲海丰;;罗斯金童话《金河王》的生态解析[J];名作欣赏;2012年21期
8 操磊;;浅析济慈及罗斯金对想像力的观照[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许瑾瑜;;罗斯金美学思想中的泛神论“整体”[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年03期
10 刘须明;;“情感误置”与“自我湮灭”——罗斯金对艾略特“非个性化”论的影响[J];国外文学;2013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侯且岸;李大钊的社会主义观[N];学习时报;2004年
2 梁新;文明是一种高度自觉[N];吉林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畅;环境与焦虑:生态视野中的罗斯金[D];浙江大学;2010年
2 陈书焕;风景画进入文化史[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立彬;罗斯金美学思想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2 蔡成珍;静谧下面的惊涛骇浪[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3 张丹;论罗斯金艺术批评中的道德标准[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4 孙雪;对峙与折衷[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5 陈姗姗;论罗斯金自然观和文化观的相互融合关系[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14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614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