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年代》语言特征分析
本文选题:纯真年代 切入点:词汇衔接 出处:《语文建设》2017年1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词汇衔接是语篇功能的一个组成成分,指语意上相互依赖的各个成分,通过各种衔接手段连接成前后连贯的语篇。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是驾驭语言的高手,她根据情节发展与形象塑造的需要,采用多种表达手段,使文章跌宕起伏,既有韵体美,又有节奏感,《纯真年代》被公认为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本文从《纯真年代》的语言入手,运用语篇衔接理论的词汇衔接手段分析小说中的措辞及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故事背景、推动情节发展等方
[Abstract]:Positive lexical cohesion is a component of textual function that refers to the components of semantic interdependence that are connected to coherent discourse by various cohesive devices. Edith Wharton, an American female writer, is a master of language.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plot development and image shaping, she adopts various means of expression to make the article ups and downs, with the beauty of rhyme. There is also a sense of rhythm, and the Age of innocence is recognized as its most representative work. Starting with the language of the Age of innocence, this paper uses the lexical cohesive devices of discourse cohesion theory to analyze the wording in the novel and the character image in the novel. Rendering the background of the stor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lot, etc.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英国文学在晚清中国的传播和影响”(项目编号:13BZW106) 四川省教育厅课题“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模式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6SB0070) 成都理工外语学院项目“中国传统文化外译研究”(项目编号:WYKT2016-6)研究成果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波;;纯真年代[J];音乐时空;2011年11期
2 梁强;;纯真年代[J];晋中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3 高梦星;《阳光的季节》评析[J];初中生优秀作文;2005年04期
4 侯虹斌;;不纯真年代的广告[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07年02期
5 理查德·格里夫;田玮东;;重返纯真年代[J];新青年(珍情);2010年12期
6 星孩;;雨夜从纯真年代书吧回来[J];江南(诗江南);2010年01期
7 陈浩;;纯真年代[J];词刊;2013年06期
8 唯;;再现纯真年代——宫崎峻[J];少年电世界;2003年01期
9 郑珍;;纯真年代[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2年11期
10 ;《纯真年代》[J];电影文学;200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董娅;;《纯真年代》中的变化基调初探——从其复调因素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2 张莹;;体验人生瞬间与遵从传统习惯的困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抗抗;读“书吧”![N];文艺报;2006年
2 雷振海;回到纯真年代[N];中国教师报;2012年
3 梦 京;回到纯真年代[N];中国艺术报;2004年
4 黄海;痛而快乐地读诗[N];山西日报;2005年
5 记者 吴丹;倾听内心,怀念纯真年代[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6 郝颜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棱镜里的“纯真年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木弓;小记“纯真年代”[N];文艺报;2011年
8 胡平;深刻的体验 美丽的表达[N];文艺报;2003年
9 驻京记者 柳田 本报记者 王潇 林环;书店之美[N];解放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龚丹韵;我们真的需要时时刻刻被网络包围吗[N];解放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娜;从人格理论视角探究《纯真年代》中主人公的纯真[D];郑州大学;2015年
2 王文洁;论《纯真年代》的历史叙事[D];天津大学;2014年
3 侯宇;《纯真年代》中的伦理关系解读[D];辽宁大学;2016年
4 朱洋洋;《纯真年代》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湖南大学;2015年
5 钟翠芳;《纯真年代》中性别关系的批评性话语分析[D];汕头大学;2010年
6 周勤娟;隐藏在《纯真年代》矛盾下的伊迪斯·沃顿的哲学前提[D];四川大学;2006年
7 郭小曼;迷失与怀旧—《巴比特》、《了不起的盖茨比》、《纯真年代》中的消费主义与文学想象[D];安徽大学;2015年
8 任雪梅;纯真年代中的对比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海霞;《纯真年代》中的反讽[D];中南大学;2010年
10 熊毓红;从原型理论角度解读《纯真年代》[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16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616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