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中的华裔加勒比海英语文学
本文选题:华裔加勒比海英语文学 切入点:外来者 出处:《当代外国文学》2016年04期
【摘要】:在以往的加勒比海文学作品中出现很多唯利是图、压榨当地人的华人店主形象,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华裔加勒比海英语文学是对这一传统形象的改写和颠覆。华裔加勒比海英语文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华裔加勒比海作家大都淡化自己的华裔背景,进入第二阶段后他们开始强调自己的华裔身份,关注加勒比海华人的生活,改写了华人店主作为剥削者的负面形象,但仍没有打破华人商店和店主这一传统模式,到了第三阶段华裔加勒比海英语文学作品开始描写其他身份的加勒比海华人,彻底颠覆了华人店主这一刻板形象。
[Abstract]:In the past, there were many mercenary works in the Caribbean literature. The image of the Chinese shopkeeper who squeezed the local people was the rewriting and subversion of this traditional image by the rise of the Chinese-American 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1980s.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American Caribbean English litera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In the first stage, Chinese Caribbean writers mostly downplayed their Chinese background. After entering the second stage, they began to emphasize their Chinese identity, pay attention to the life of the Chinese in the Caribbean, and rewrite the negative image of Chinese shopkeepers as exploiters.However,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of Chinese shops and shopkeepers has not been broken. In the third stage, the Chinese-American Caribbean English literature works began to describe the other identities of the Caribbean Chinese, and completely subverted the image of the Chinese shopkeepers at this moment.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
【分类号】:I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成琼;巴基斯坦的英语语言与英语文学[J];南亚研究季刊;2003年02期
2 ;《流散族群的身份建构——当代加勒比英语文学的研究》简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2009年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首届专题研讨会通知[J];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05期
4 魏仁;;肖明翰教授《英语文学传统之形成》出版[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跨文化视阈下的20世纪英语文学国际研讨会”通知[J];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04期
6 陈雨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素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7 ;“跨文化视阈下的20世纪英语文学国际研讨会”通知[J];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05期
8 ;2012年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第二届专题研讨会会议通知[J];外国文学;2012年04期
9 ;2012年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第二届专题研讨会会议通知[J];国外文学;2012年03期
10 钱博洁;;浅谈隐喻在英语文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克东;;分段式教学 特色教材 互联网辅助 作业多样化 培养学生创造性——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上海大学 朱振武;“非主流”英语文学[N];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英语文学并非都在英美[N];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朱徽;打破百年沉默 重塑华人形象[N];文艺报;2001年
4 记者冯爱琴 通讯员徐璐;英语文学研究要有跨文化视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赵玉;英语文学界关注两大新文化现象[N];深圳商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毅超;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杨芝仙;高中英语文学课外阅读及动力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吴瑞;普通高中开设英语文学选修课的实证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杜锐;高中开设英语文学选修课的可行性调查[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牛艳敏;论高中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校本课程的开发[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6 邱子桐;迷离诱惑:英语文学中的“女巫”形象[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黄少珠;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持续默读”教学模式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曹军;从《呼啸山庄》两个中译本看英语文学文本汉译的结构转换[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魏仁贵;初中英语文学体验阅读教学模式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邓艳军;提高学习者英语文学阅读课程学习参与性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21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721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