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浪漫主义者的肖像》中的无聊现象学
发布时间:2018-04-09 14:44
本文选题:弥尔豪泽 切入点:《一位浪漫主义者的肖像》 出处:《外国文学》2016年02期
【摘要】:弥尔豪泽的《一位浪漫主义者的肖像》以无聊作为主人公的核心意识,说明了后现代美国现实下浪漫主义主体的困境与绝望。选择无聊作为小说的核心主题,在修辞技巧上给作者提出了悖论性的任务。小说展现的无聊症状及其等级序列性,与海德格尔的生存哲学形成了共生性的对话关系。无聊的生成与现代消费社会下"物体系"掏空主体意识有着内在的关联,浪漫主义美学所弘扬的美感救赎的信条在当代已然不可能实现,这标志着后现代社会主体已死的悲剧。
[Abstract]:Milhauser's Portrait of a Romantic takes boredom as the central consciousness of the protagonist and illustrates the plight and despair of the romantic subject in the post-modern American reality.Choosing boredom as the core theme of the novel puts forward the paradoxical task for the author in rhetorical skills.The boring symptoms and hierarchy of the novel form a symbiotic dialogue with Heidegger's philosophy of existence.The generation of boredom is intrinsically related to the "material system" hollowing out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under the modern consumer society. The creed of aesthetic salvation carried forward by romanticism aesthetics has become impossible to realize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which marks the tragedy that the subject of the post-modern society has died.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斯蒂文·弥尔豪泽文化叙事研究”(14CWW010)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伊迪丝·华顿伦理叙事研究”(SK2014A164)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如珍;当代印度小说的现代性[J];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04期
2 丁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同步渗透中的文学[J];文学评论;2001年03期
3 魏来;;论现代性的印象主义品格[J];求索;2012年03期
4 滕学明;;论《湖滨饭店》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胡希东;;“现代性”乌托邦与现代文学史建构[J];人文杂志;2011年03期
6 李薇;;从同一到差异:现代性在苏俄文论中的多重镜像[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7 张继云;;浪漫反讽的现代性[J];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02期
8 张德明;;英国旅行文学与现代性的展开[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2年02期
9 肖伟胜;;怀旧与英雄:浪漫主义的两副面孔[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陶存堂;;关于《豹——在巴黎动物园》的现代性思考[J];黑龙江史志;2009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吴晓东;我的2010年度阅读[N];中华读书报;2010年
,本文编号:1726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726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