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浮士德》终场解释——兼谈文学形式、传统与政治守成
本文选题:歌德 切入点:《浮士德》终场 出处:《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摘要】:歌德《浮士德》终场是一个解释难点。因其所采用的戏剧形式古旧,所涉知识驳杂,意象丰富,加之解读者所持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这里尝试从相对客观、因而也较易把握的形式入手,结合人物设置和情节内容,揭示终场如何上演浮士德的得救、灵魂升天和肉体复活。歌德对终场的处理就文学创作来讲不合时宜,但这恰好说明他有意识承继欧洲宗教和文学传统,在当时复辟的语境中,暴露出对旧秩序的守成,这与歌德具有保守倾向的政治思想一脉相承。
[Abstract]:The finale of Goethe Faust is a difficult point to explain.Because of its ancient form of drama, complicated knowledge, rich images and different viewpoints of readers, the conclusions are not the same.Goethe's handling of the final stage is untimely in terms of literary creation, but it just shows that he has consciously inherited European religious and literary traditions and exposed his adherence to the old order in the context of the restoration at that time.This is in line with Goethe's conservative political thought.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516.0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贺骥;;论歌德的政治思想[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谷裕;;歌德《浮士德》终场解释——兼谈文学形式、传统与政治守成[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文;《浮士德》悲剧美学意义略谈[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2 姜铮;《浮士德》翻译动机的美学—心理学阐释[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年03期
3 李伟民;;文学与音乐结合的奇葩——《浮士德》[J];韩山师专学报;1993年02期
4 王国明;《浮士德》研究商兑[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5期
5 易晓明;《浮士德》主题新解[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6 蒋世杰;;《浮士德》:艰奥美[J];长白论丛;1997年01期
7 陈玲亚;;“美”的指归——《浮士德》解读[J];文教资料;2006年36期
8 佟郡;;何处堪留——试论《浮士德》中的“有限”与“无限”的生命张力[J];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10期
9 残雪;是什么促使作者写下了《浮士德》?[J];书屋;2000年12期
10 杨武能;;《浮士德》“译场“打工记[J];出版广角;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淑萍;;《浮士德》与《蛇神》结构艺术比较[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2 陈思清;;郭沫若与《浮士德》[A];郭沫若研究第三辑[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金莹;上海排演大型话剧《浮士德》[N];文学报;2008年
2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浮士德》精神:永不满足 乐观进取[N];光明日报;2014年
3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谷裕;《浮士德》的“学者悲剧”与讽刺文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贺绍俊;心灵体验与文学原创力[N];人民日报;2011年
5 残雪;三部经典之间的联系[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景作人;李传韵拉琴得与失[N];音乐周报;2005年
7 张唯一;五月的柏林,戏剧人值得关注[N];文艺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隆海;《西游记》与《浮士德》中的个性解放思想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袁阳;歌德《浮士德》第一部的喜剧精神及喜剧审美[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2 陈玲亚;论《浮士德》的美学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林珊玲;《浮士德》人物形象浅析[D];吉林大学;2004年
4 赵芹;古诺歌剧《浮士德》戏剧与音乐特点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范江萍;灵魂之旅还是社会之行[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崔西茹;论《浮士德》中的主仆关系[D];湘潭大学;2012年
7 林卿;古诺歌剧《浮士德》中玛格丽特的人物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彩玲;浅析古诺的歌剧《浮士德》[D];厦门大学;2007年
9 黎荔;歌德《浮士德》与郭沫若的历史悲剧[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7274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727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