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间际生存与异域书写

发布时间:2018-04-12 12:30

  本文选题:间际生存 + 集体主义原则 ; 参考:《华文文学》2016年03期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概念,间际生存,界定了这一概念的内涵,归纳了这种生存状态的基本属性及其在异质文化环境里的书写行为方面和文本上的表现类型。在这一概念的引领之下,文章论述基于中西文化在单一精神原则上的不同以及这种不同对个体异域生存之思维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重新审视了异域书写的本质和价值。论述过程也顺带展示了此一概念蕴含的新的研究角度和新的理论框架,以期推动华文文学研究再进一步。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new concept, interfacial existence, is proposed, the connotation of this concept is defined, and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this living state, its writing behavior in heterogeneous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types of text expression are summarized.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concept, 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in the principle of single spirit and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these differences on the thinking activities of individual existence, this paper reexamines the essence and value of foreign writing.The process of discussion also shows the new research angle and new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is concep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urther study of Chinese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汕头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车洪波;;现代新儒学文化价值的探讨[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张三萍;;现代新儒学的“中国特殊论”辨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周良发;;李翔海与现代新儒学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4 宋志明;;现代新儒学的可能走向[J];人民论坛;2012年22期

5 孙美娥;;现代新儒学与现代化问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89年02期

6 何中华;现代新儒学演变的文化诠释[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7 陈正夫;试论现代新儒学[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8 景海峰;;研究现代新儒学的开拓之作[J];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9 ;《现代新儒学概论》[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2年03期

10 顾士敏;论现代新儒学产生的可能与现实[J];云南社会科学;199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徐莹;;试析东方现代化语境中的现代新儒学[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鞠曦;;段正元与现代新儒学“道统”观念之比较[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3 彭彦琴;;另一种声音:现代新儒学与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龙珊;;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学[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周璇;现代新儒学研究的新成果[N];人民日报;2005年

2 王杰 张友谊;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及其片面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吉林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邵汉明;现代新儒学再评价[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4 马研院 张小平;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5 记者 王波 张泽;立足专业 多元开拓[N];新闻出版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三萍;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姜勇;宗白华美学与现代新儒学[D];吉林大学;2008年

3 李道湘;现代新儒学与宋明理学[D];南开大学;1994年

4 颜国伟;知识与生命:论现代新儒学的双重发展与回归[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冠兰;现代新儒学文化兼容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2 邱瑜;现代新儒学伦理道德思想与现代道德教育[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江涛;现代新儒学伦理道德思想与现代道德建设[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39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739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3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