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夏目漱石《门》中“门”的寓意
本文选题:夏目漱石 + 《门》 ; 参考:《哈尔滨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是日本明治时期和森鸥外齐名的大文豪,是日本近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夏目漱石在日本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从第一篇小说《我是猫》的问世到其最后一部未完成的作品《明暗》,夏目漱石都表现出他对日本近代化进程的关注和对日本明治社会尖锐深刻的批判精神。明治精神体现在夏目漱石文学的每一部作品中,夏目漱石是日本明治时代独树一帜的文学巨匠。本论文从其代表作中选出前期爱情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作品《门》来进行研究。《门》是前三部爱情小说的收官之作,也是夏目漱石最偏爱的一部作品。从《三四郎》、《从此以后》到《门》,贯穿了爱情、社会与家庭伦理的一条主线,突出了明治精神在日本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特别是作为前期爱情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作品,《门》是一部突出婚恋家庭伦理关系、反应现实的社会小说,也是夏目漱石第一部描写日本近代现实婚恋和婚姻生活的的批判现实主义的近代小说。《门》在日本近代恋爱婚姻小说中,也是具有突破传统封建性的代表作品。但是,在夏目漱石研究领域,对于《门》的研究,毋宁说是研究成果最薄弱的一部作品,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门》的创作舞台及其故事所处的背景都是明治时代,当时的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后人们盲目追求西方化的时期,热别是文化方面的冲突和震荡十分激烈,表面上来看,发展是社会的主线,时代在进步,然而,社会的基础和传统思想仍然处于非常封建的社会意识之中。夏目漱石创作的《门》还受当时西洋文明的影响,把日本国民生活中精神空白的部分,清晰地再现出来,知识阶层的伦理问题矛盾表现的尤为突出,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压力前所未有,作品中的描写和透视深刻犀利。这种文化的压迫感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内心世界,而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知识分子本身。在他们追求自我的欲望无限扩大的同时,却也在逐渐丧失内部的伦理基准,把自我的意识陷入奴役的境界,让从世界文明中得到的自由平等的意识远离了自己的幸福。《门》也是知识分子追求个人幸福又无法摆脱道德规范羁绊的心灵写照。《门》中的主人公宗助是一个家道中落的知识分子,是明治维新时期具有明治精神的代表人物。尤其是男女主人公宗助和阿米的恋爱婚姻同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冲突,是作品中鲜明的主线。他们突破了传统的底线,组成了家庭,具有向当时社会宣战的意义,两人过着孤独但又平常温馨的夫妻生活。如果只是从作品《门》的题目来看,并不能表明夏目漱石这篇小说到底写的是什么,本论文深扣作品“门”的主题,分析文章结构,试图运用心理描写分析,从《门》的作者夏目漱石的成长背景、作品的创作背景等,阐释《门》的主题思想来源,从作品中主人公的性格及其性情变化等研究入手,论述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在这种前所未有的文化冲突中的阵痛,反映出日本明治时期知识分子从不同角度进行的抗争与挣扎。本论文试从作品中婚恋家庭的对比,深入分析日本明治时期的传统家庭和近代家庭婚姻恋爱观的不同之处,挖掘作品的主题,揭示出作品《门》中“门”的主题寓意。
[Abstract]:This thesis is the first novel in the history of Japanese literature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heme of the " Gate " in this thesis , analyzes the structure of the article , attempts to use the psychological description analysis , explains the origin of the theme thought of the intellectuals in this unprecedented cultural conflict from the author ' s author ' s development background , the creation background of the works and so on , and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family and the modern family marriage and love view in Meiji period of Japan .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313.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松;;周作人的文学史观与夏目漱石文艺理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07期
2 孙苏平;袁秀杰;刘立华;;夏目漱石与禅[J];林区教学;2015年09期
3 刘冬;;夏目漱石的文学思想分析[J];商业故事;2015年24期
4 成瑞;;故事中的人生:夏目漱石的文学路之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年12期
5 徐丽亨;;夏目漱石《门》中的中国元素研究[J];名作欣赏;2013年29期
6 纪微;;夏目漱石文学中“自我本位”思想解读——以小说为视点[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7期
7 张永;;绘画艺术中的“文学性”[J];文艺评论;2013年07期
8 朱晓江;;周作人美文写作的脉络及其文化意义[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03期
9 吴二林;;探析明治文学作品中“新”女性的精神世界——以夏目漱石早期三部曲中女性形象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10 王文苑;;夏目漱石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玉双;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红蕾;夏目漱石后期创作“自我归宿”主题阐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歆馨;从“自我本位”到“则天去私”—夏目漱石文艺思想的嬗变[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471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747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