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论今日之文学

发布时间:2018-04-18 21:20

  本文选题:今日文学 + 非线性 ; 参考:《外语学刊》2017年01期


【摘要】:今日之文学不是僵化的,而是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即使是未曾面世的手稿,也犹如巨大的文化宝库,蕴含着改变文学轨迹的潜能。时代进步与科技发展让文学作品向大众开放、跨越国界、更为广泛地传播。今日之文学也因此体现出极大的可塑性。当今文学的引人之处,在于它时刻表现着世界的全新秩序,不断革新自我。无论发源于美洲、欧洲还是亚洲,文学都以非线性的方式独立发展,复以非逻辑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唯有产生于不同文化,表达多样现实的作品彼此交织,才能使今日文学形成全新的整体,超越精神与地理的边界,爆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描绘出通往未来的道路。
[Abstract]:Today's literature is not rigid, but in the eternal movement.Even unpublished manuscripts are like huge cultural treasures with the potential to change the course of literature.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ke literary works open to the public and spread more widely a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Today's literature also reflects great plasticity.The attraction of today's literature is that it always expresses the new order of the world and constantly innovates itself.Whether originated in America, Europe or Asia, literature develops independently in a nonlinear way and is combined in a nonlogical way.Only when the works which com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and express various realities interweave with each other can the literature of today form a new whole transcend the boundary of spirit and geography burst out vigorous vitality and draw the road to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浙江大学;
【分类号】:I10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潇;论思想认识中的非逻辑机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2 Ю.А.彼特罗夫;金顺福;;关于辩证矛盾的非逻辑矛盾形式的表述问题[J];哲学译丛;1988年05期

3 刘凌;;评当前文学理论著作的非逻辑化倾象[J];学习与探索;1992年03期

4 赵国栋;论决策中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5 林涛;论直觉的非逻辑性特征[J];理论探索;2000年06期

6 胡满场;直觉思维是非逻辑的也是逻辑的[J];许昌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7 肖静宁;情绪智商——非逻辑智慧[J];思维与智慧;1997年05期

8 苏开源;捕捉非逻辑智慧[J];思维与智慧;1999年09期

9 傅寿宗;对“科学发现”是“逻辑的”还是“非逻辑的”研究[J];求是学刊;1990年01期

10 何名申;逻辑思考方法与非逻辑思考方法[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善侃;;创新:逻辑与非逻辑的统一[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敦华;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果真是非逻辑的吗?[N];中国文化报;2005年

2 王明方;论机制建设与创新[N];安徽日报;2006年



本文编号:1770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770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d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