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经典与现代传媒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鲁迅文学经典与现代传媒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该文以鲁迅文学经典与现代传媒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力图以“大文学史“的眼光审视现代文学与现代传媒在鲁迅文学及鲁迅文学创作中的交汇与互构。将鲁迅文学及创作放入现代传媒构建的时代语境中来考察鲁迅文学思想及文本生成,有助于我们扩大鲁迅研究的领域及其学术视野,形成对于鲁迅文学及鲁迅文学创作进行新的解读的可能性。媒体研究不仅是鲁迅文学载体的研究,也是鲁迅从事文学创作选择文体、改造文学样式以及主观所采取的文化态度的成因及规律性的探讨,作为现代文学之父,鲁迅文学经典的多重领域的研究及把握,将为我们重新认识与理解现代文学提供新的理论背景。 该文包括七章内容: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明确论文的选题意义,梳理传播学视野中进行鲁迅研究的意义,阐明本论文的研究价值、方法和创新点。值得一提的是,将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与阐释学方法相结合,考量当年发表鲁迅作品的报刊版面并最终得出鲁迅文学创作实践对于文学理论的贡献,是一种创新研究模式。 第二章从历史性的角度梳理现代传媒为鲁迅创作呼唤语境的时代背景,时代语境包含着启蒙语境的生成、都市繁荣发展以及现代印刷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媒体报刊的繁盛,二十世纪初四大副刊在改革过程中对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提出了规约,中国知识分子与市民读者群在中西文化交流高潮中,思想意识和文化态度发生潜在变化,激发鲁迅从事启蒙文学创作的语境悄然到来。 第三章力图通过现代报刊与鲁迅创作的语言、文体选择的关系来说明现代传媒对于鲁迅文学创作的潜在规定性。时代语境催生白话文体,进步的同人刊物构建了现代小说、杂文诞生的平台,鲁迅从《新青年》到《晨报副刊》以及《申报·自由谈》,通过适应、运用这些报刊杂志,不断进行文体选择、言说方式的调整,而创作出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等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从而说明,鲁迅通过现代报刊所建立起来的小说、杂文为主的现代文学文体,是适合于现代中国的文体。 第四章重点阐释了现代传媒出版对鲁迅创作过程的影响。本章结合了传媒运作机制及出版流程实践,通过报刊编撰关系、出版装帧等对鲁迅作品外在塑形的解读,深入发掘了传媒文化对鲁迅创作及文本生成的具体影响,运用了传播学的“内容分析”方法对鲁迅作品在报刊中所呈现形态的研究,从而得出了重要结论,现代报刊参与并建构了鲁迅文学作品,在鲁迅文学思想生成及发表过程中,传媒成为动因并影响其风格特征。 第五章主要是分析鲁迅在参与报刊活动进行的与文艺理论相关的思考与实践。本章通过鲁迅在办刊过程中不断深化对文学社会功能的认识,寄望于通过文学来“影响社会,使有变革”,并且用其深度体验式的生存写作来完成其救国救民的人生追求,文学家的身份意识、为了中国国民而写作的深刻的民族意识得到显现,报刊强化了他的民族精神和战斗风格,报刊推动了他与现实生活与广大群众民众的互动,因此,报刊也就成为提供给文学家形成文学思想的重要途径之一。鲁迅从民族精神与战斗风格方面选择了报刊,报刊也在同样的方面选择了鲁迅,鲁迅与报刊所建立的,是在时代现实基础上的思想与风格的选择性关系。 第六、七章重点强调的是鲁迅对于现代传媒的影响,即他赋予了刊物灵魂、他参与的论战对于新旧刊物的催生与消解的意义,重要的是,鲁迅对于传媒的影响延续至今,他所创造、生产的杂文成为现、当代报刊的重要体裁,报纸言论的发展一直留下了鲁迅战斗风格的烙印。 基于鲁迅文学经典与现代传媒的复杂关系,该文从文学史、传播学、接受美学等多维视角切入,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进行研究,综合运用阐释学、文献资料法等具体方法,对鲁迅文学与现代传媒的关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与探讨。该文力求客观、准确地把握现代文学与现代传媒的关系,丰富鲁迅文学的研究空间,为传统的现代文学观念和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关键词:鲁迅文学经典与现代传媒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0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80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