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小说《无声告白》的文化价值和出版意义解读
本文选题:华裔文学 + 《无声告白》 ; 参考:《出版广角》2017年11期
【摘要】: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小说《无声告白》自出版以来,获得了无数个图书奖项,并在多个国家发行。作者用独特的洞察力将一个混血家庭中的脆弱人性完整地展现了出来。从出版的视角来看,该书的文化价值在于引发人们对族裔、家庭教育、女性价值、自我意识等问题的反思,具有实现图书效益,呈现华裔文学主题全视角转变,助力华裔文学走向主流的意义。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ublication , the cultural value of the book is to arouse people ' s reflection on ethnic , family education , female value , self - consciousness and so on .
【作者单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维廉;异花受精的繁殖:华裔文学中文化对话的张力[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04期
2 赵莉华;;华裔文学创作与研究的误区[J];华文文学;2006年02期
3 苟红岚;;海外华裔文学的“寻根”与归化[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年04期
4 陈才;;从生存到生活——加拿大华裔文学主题的嬗变[J];名作欣赏;2012年21期
5 郭建;洪增流;;“追索”与“构建”——澳洲华裔文学两代作品主题探索[J];黄山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杨桦;崔美凌;;华裔文学在美国的兴起[J];作家;2008年02期
7 徐颖果;华裔文学——美国的少数族裔文学[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杨建军;;多元文化视角与中亚华裔东干文学[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魏全凤;;边缘主体的存在轨迹——华裔文学研究的存在符号学视角[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10 秦桃姣;周静琼;;论华裔文学身份的多重建构——以伍慧明的《骨》为例[J];嘉应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邹惠玲;加拿大华裔文学的空白[N];文艺报;2001年
2 赵庆庆;郁郁哉,温哥华的华裔文学[N];文艺报;2005年
3 徐颖果;“我不是为灭绝中国文化而写作的”[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张琼;华裔文学中的中国文化形象[N];中华读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海东;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会凤;潦倒的父亲,,沉寂的声音[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玲;后现代视角下的身份认同:《梦娜在希望之乡》[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3 吴释冰;“一家人”的世界[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黄爱;文化寻根与叙事重构[D];山东大学;2008年
5 刘天玮;奋斗与希望[D];内蒙古大学;2010年
6 马雪梦;西方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描写[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93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893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