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与赫胥黎创作关联论——怀疑主义、阴冷书写、物化手法
本文选题:张爱玲 + 赫胥黎 ; 参考:《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摘要】:赫胥黎作为张爱玲最喜爱的作家之一,两者的创作无疑具有一定的关联。赫胥黎的怀疑主义不仅加深了张爱玲对历史、社会、文明的不确定认知,也同时加深了她对个体生命的思索,但二者在怀疑的导向层面上存在差异。赫胥黎文本中的阴冷书写和物化手法影响着张爱玲的艺术感知和写作艺术手法。
[Abstract]:Huxley is one of Zhang Ailing's favorite writers. Huxley's skepticism not only deepens Zhang Ailing's uncertain cognition of history, society and civilization, but also deepens her thinking on individual life. The cold writing and materialization of Huxley's works affect Zhang Ailing's artistic perception and writing techniques.
【作者单位】: 南华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影响视域下的接受、融合与转化一一张爱玲与赫胥黎”(14C1011)
【分类号】:I10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彩红;;浅析古代怀疑主义与近代怀疑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的科学思想[J];内江科技;2008年02期
2 曹剑波;;怀疑主义是自我反驳的吗?[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年03期
3 曹剑波;;怀疑主义的非充分决定性论证[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赵小华;怀疑主义:一朵没有结果的花[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5 坚毅;怀疑并不等于怀疑主义[J];抚州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6 李洱;;一个怀疑主义者的自述[J];小说评论;2006年04期
7 丁继红;;论怀疑主义及其当代意义[J];惠州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陈万和;;论怀疑主义对认识论的影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11期
9 曹剑波;;绝对不可错论是怀疑主义的根基——以彼得·乌格为例[J];世界哲学;2008年06期
10 李聪明;尤雪莲;;消除“哲学耻辱”的力作——评《知识与语境——当代西方知识论对怀疑主义难题的解答》[J];唐山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曹剑波;;怀疑主义的宿命与知识论的出路——绝对不可错论与语境不可错论研究[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詹勇;远离“不加分析的怀疑主义”[N];人民日报;2012年
2 穆土;确证论研究取得新成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加州圣玛利学院教授 徐贲;从不相信到犬儒社会[N];南方周末;2011年
4 石一宁;情感与信仰[N];文学报;2011年
5 苇岸;少数的意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6 谢鸿飞;法官与历史学家的技艺[N];人民法院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超;论怀疑主义对民主的影响[D];华侨大学;2004年
2 卫苗苗;作为一种精神治疗术的希腊化怀疑主义[D];西南大学;2016年
3 马春平;当代知识论怀疑主义的论证方式与解决路径[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刘露;从新知识类型视角反思默顿有组织怀疑主义规范[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付存清;合理怀疑方法的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玉凤;论《胜利》的“怀疑主义”主题[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洪子婧;摩尔对怀疑主义的反驳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37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937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