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理论”转向时代诗学问题——论里德的《巴赫金视域下的浪漫主义文学》
本文选题:里德 + 《巴赫金视域下的浪漫主义文学》 ; 参考:《外国文学》2017年01期
【摘要】:美国埃默里大学里德教授的新著《巴赫金视域下的浪漫主义文学》立足于当下理论语境,综合运用巴赫金思想、尤其是他的哲学、美学、文学学与语言学思想,重新解读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对浪漫主义文学本体论、主体论、体裁论进行了独特的反思与创造性再建构。该书不但是具体运用巴赫金思想的一次有益尝试,而且丰富了浪漫主义文学研究方法论内涵,为"后理论时代"如何重审文学传统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Abstract]:The Romantic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akhtin, Professor Reed of Emory Univer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based on the present theoretical context and uses Bakhtin's thoughts, especially his philosophy, aesthetics, literature and linguistics. This paper reinterprets the western romantic literature, and reconstructs the ontology, subject and genre of Romantic literature. The book is not only a useful attempt to make use of Bakhtin's thought, but also enriches the connotation of methodology of Romantic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opens up a new way for the review of literary tradition in "post-theoretical era".
【作者单位】: 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109.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珊;坚持正义和真理的新闻战士——纪念约翰·里德诞生100周年[J];国际新闻界;1987年02期
2 王泰玄;外国新闻界人物(三) 列宁赞赏的作者——约翰·里德[J];国际新闻界;1987年04期
3 金圣齐;约翰·里德的花边新闻[J];银行家;2001年01期
4 尼勒;姜文彬;;里德:《哲学与教育》[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5年04期
5 张达;;约翰·里德的成功[J];新闻知识;1985年07期
6 宋继文;请介绍约翰·里德其人其事[J];新闻知识;1986年11期
7 查九星;;约翰·里德与《震撼世界的十天》[J];对外大传播;1997年04期
8 庞好农;;里德《飞往加拿大》戏说语境的悖论与反思[J];外国语文;2014年04期
9 范希琴;赫伯特·里德美术教育观述评[J];艺术教育;2005年05期
10 康小花;赫伯·里德的艺术观述评[J];装饰;200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钱静;赵兴东;周鲁;张卫平;;基于量子干涉的里德堡阻塞球的空间形变与反阻塞效应[A];第十六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伍;约翰·S·里德从花旗走向纽交所[N];中国证券报;2003年
2 汤耀国;《震撼世界的十天》报道始末[N];中华新闻报;2005年
3 陈晓刚;约翰·里德临危受命[N];中国证券报;2003年
4 记者 陈晓刚;里德延长纽交所“一把手”任期[N];中国证券报;2004年
5 贺念 德国艾希施泰特大学哲学系;里德学派为德国公民哲学奠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贾朋群;力促中美气象合作的使者[N];中国气象报;2003年
7 潘立文邋王昕;黎军攻占巴里德河难民营[N];人民日报;2007年
8 郎楷淳编译;大众汽车新官即将上任 皮切兹里德如何应付难题[N];中国经营报;2002年
9 记者 施晓慧;欧盟加大反恐力度[N];人民日报;2006年
10 魏曙光;美最大养老基金巨资重砸商品市场[N];证券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好;超冷里德堡原子的相干效应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2 赵磊;强激光场中原子分子里德堡态激发的实验和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王丽梅;超冷里德堡原子的外场操控[D];山西大学;2016年
4 李骏;冷原子系综内基于里德堡阻塞机制的单量子态制备与操控[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5 吕航;惰性气体原子以及双原子分子在飞秒强激光场中的里德堡态激发[D];吉林大学;2015年
6 贾光瑞;里德堡碱原子相干操控及电离的若干问题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林元富;论伊什梅尔·里德后现代主义小说戏仿艺术[D];厦门大学;2008年
8 冯志刚;超冷里德堡原子相互作用及碰撞特性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9 文玉林;没有理智主义的知识[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尹淑慧;飞秒实时探测技术研究小分子里德堡态动力学[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从璐;基于里德堡原子的量子相干特性的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2 张琦;三原子分子CO_2在飞秒强激光场中的里德堡态激发[D];吉林大学;2016年
3 邵明月;托马斯·里德道德自由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4 杨文广;基于里德堡原子EIT-AT效应的微波电场测量[D];山西大学;2016年
5 李敬奎;里德堡原子的电磁感应透明及其应用研究[D];山西大学;2016年
6 喻霞;论伊什梅尔·里德《逃往加拿大》中的后现代主义和幽默元素[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
7 林珊羽;论伊什梅尔·里德《路易斯安那雷德最后的日子》中的多元文化意识[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茗超;查尔斯·里德小说《犯规》的伦理主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曾琦;《通过艺术的教育》述评[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剑;托马斯·里德的常识知觉论[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37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937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