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保钓运动视域下海外华人知识分子李黎的文学书写

发布时间:2018-06-05 02:09

  本文选题:保钓运动 + 李黎 ; 参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10期


【摘要】:20世纪70年代初,海外华人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保钓运动。台湾留学生作家李黎是这场运动的直接参与者,她在"保钓"期间的躬身实践推动了运动的发展,而历经六七十年代全球性左翼青年运动和"保钓"洗礼,也促使其思想上倾向了左翼的立场。这主要表现在:她以文学的形式探讨了两岸分断对于中国知识分子造成的命运悲剧,思考了祖国认同的意义和价值,批判了资本主义及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并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新自由主义登台的局面下,展开了她带有左翼性质的文学书写,刻画出众多卑微底层人物形象,表达了深厚的人道主义的关怀。
[Abstract]:In the early 1970s, overseas Chinese intellectuals set off a huge campaign to protect fishing. Taiwan student writer Li Li is a direct participant in this movement. Her kowtowing practice during the period of "protecting fishing"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vement, and she has experienced the baptism of the global left-wing youth movement and "protecting fishing" in the 1960s and 1970s. It also prompted its ideological inclination towards the left-wing position. This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in the form of literature, she explores the tragedy of the fate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caused by the separation of the two sides of the strait, thinks about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he motherland's identity, criticizes capitalism, its way of life, and values. In the stage of neoliberalism in the late 1970s and 1980s, she developed her literary writing with the character of left wing, portraying the images of many lowly and lowly characters, and expressing the deep concern of humanitarianism.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台湾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台湾左翼文学史论研究”(项目编号:15BZW173)
【分类号】:I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德志;自由·权威与中国人文的重建──评林毓生的“新自由主义”哲学[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2 于文兰;俄罗斯的新自由主义战略与调整[J];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3 郭绍鉴;;浅析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影响[J];魅力中国;2010年17期

4 杨行;;新自由主义的世界,一个卑污的世界[J];天涯;2011年03期

5 佩里·安德森,费新录;新自由主义的历史和教训[J];天涯;2002年03期

6 江涛;尔兵;;新自由主义的批判——读《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J];全国新书目;2000年10期

7 乌尔苏拉·舒姆——加尔林,王蓓蓓;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危机[J];现代哲学;2003年01期

8 胡代光;评析新自由主义倡导的政策实施问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丁冰;新自由主义及其在我国的侵蚀与反侵蚀之争[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赵磊;新自由主义反思三题[J];江汉论坛;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菁;洪灏;;新自由主义的由来、本质特征及其影响[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2 陈惠雄;;主义与问题:新自由主义辨析——兼论“主体-社会”互构的人本经济哲学理论向度[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朱奎;王丽娟;;新自由主义之后:后新自由主义,还是后资本主义?[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4 白雪秋;;从理论缺陷到实践灾害:新自由主义难逃失灵宿命[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炳炎;;国际金融危机后再认识新自由主义[A];中国第四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理论构建、实践构建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大众化网络化论文集[C];2012年

6 郭志琦;;绝不容许曲解邓小平的理论——评中国新自由主义学者们的一个惯用伎俩[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吴易风;;和青年朋友谈谈新自由主义问题[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8 刘文霞;;论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经济改革由增量改革到整体推进的影响[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王代敬;;排除新自由主义的干扰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10 李传桐;;新自由主义与俄罗斯养老保障制度改革[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蔓延及我们应取的科学态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菲利普.G.塞尼 吕增奎 编译;图绘新自由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5年

3 房宁;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命运及教训[N];文汇报;2004年

4 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朱安东;认清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实质[N];人民日报;2012年

5 刘瑜;新自由主义的两种命运[N];南方周末;2008年

6 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田文林;新自由主义戕害“模范国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7 高世楫;新自由主义是一种极端化的理论体系[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8 记者 李晓斌;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新自由主义[N];邯郸日报;2014年

9 李公明;什么是批判新自由主义的……合理逻辑与多种语境[N];东方早报;2014年

10 赵汇 齐林泉;新自由主义帮了谁害了谁?[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卓;新自由主义对东亚经济发展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9年

2 王熙;从经济思潮传播到意识形态扩张[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爱玲;新自由主义的理性批判[D];新疆大学;2008年

2 刘琼;新自由主义对中国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3 姚毅;应对新自由主义威胁的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策略[D];辽宁大学;2010年

4 黄秋霞;新自由主义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曾召国;剖析新自由主义:理论、政策实践及其启示[D];武汉大学;2005年

6 撖其籍;拉美新自由主义改革与贫困问题[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张玮;新自由主义的实践后果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赵海成;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意识形态影响及对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晓丹;当代新情境下的新自由主义评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10 张云辉;新自由主义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79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979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6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