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姿态与见证历史:现代汉诗史书写的海外视野
本文选题:边缘姿态 + 见证历史 ; 参考:《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摘要】:文学史的书写纠结着来自内部与外部、中心与边缘等多种相互较量的力量。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大陆的新诗史书写与革命、启蒙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华语语系文学"观念的激荡下,当代美国华人学者自觉站在意识形态的另一边,以边缘的视角重新观照新诗的发展流变。他们以边缘的身份,注重历史细节的呈现,强调见证历史的历史性与开放性,以此对抗政治一体化的宏大叙事。他们自觉重划现代汉诗史的版图,营造众声喧哗的局面,彰显出现代汉诗史书写及其批评实践的海外视野。
[Abstract]:The writing of literary history is a struggle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center and edg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the writing of the new history of poetry in the mainl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revolution and enlightenment. With the agi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Chinese language literature", contemporary Chinese scholars in the United States consciously stand on the other side of ideology and re-view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new poetry from a marginal perspective. They pay attention to the presentation of historical details and emphasize the historical history and openness in order to counter the grand narrative of political integration. They consciously redraw the territory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history, create a noisy situation, and highlight the overseas vision of modern Han poetry history writing and its critical practice.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文学院;
【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代际视野下海外华人学者的新诗批评研究”(FJ2016C186) 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费项目(14SKBS301)
【分类号】:I712.0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何言宏;;“重写诗歌史”!——诗歌研究与诗歌批评[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02期
2 李凤亮;;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文学评论;2006年03期
3 洪子诚;当代诗歌史的书写问题——以《持灯的使者》、《沉沦的圣殿》为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李宪瑜;食指:朦胧诗人的“一个小小的传统”[J];诗探索;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文健;;边缘姿态与见证历史:现代汉诗史书写的海外视野[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2 谭永利;;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国内的讨论初探[J];当代文坛;2016年05期
3 刘嘉;;伦理的“阴影”──对朦胧诗的一点再反思[J];扬子江评论;2015年03期
4 杨金彪;;贴身的审视:新世纪新诗批评研究综论[J];诗探索;2015年01期
5 王士强;;互否的言说,或成功的逆袭——叙述中的“中间代”诗歌[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6 田星;;摆渡者的声音——对海外华人学者中国电影研究的一种思考[J];电影新作;2014年01期
7 孙民乐;;“不屈不挠的博学”——评刘福春《中国新诗编年史》[J];现代中文学刊;2013年05期
8 王琳;;从“冲击”到“激活”——论海外汉学与晚清通俗小说研究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9期
9 王琳;;新儒学思潮与美国汉学界的现代文学研究路向——兼论“被压抑的现代性”命题的提出[J];当代文坛;2013年02期
10 何同彬;;晦涩:如何成为“障眼法”?——从“朦胧诗论争”谈起[J];文艺争鸣;2013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学昕;;诗歌:生命、记忆与飞翔——诗人徐敬亚访谈录[J];作家;2008年19期
2 李振声;;彭燕郊晚年心境与诗境——以一组诗与一首长诗为例[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张清华;;朦胧诗:重新认知的必要和理由[J];当代文坛;2008年05期
4 谢冕;;为了一个梦想(中国新诗1949——1959)[J];文艺争鸣;2008年08期
5 洪子诚;;1960年代的两岸诗歌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耿占春;;诗歌的蒙难记[J];天涯;2008年04期
7 北岛;;关于《今天》[J];天涯;2008年04期
8 王彬彬;胡搅蛮缠的比较——驳王德威《从“头”谈起》[J];南方文坛;2005年02期
9 程光炜,孟远;海外学者冲击波——关于海外学者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讨论[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刘登翰,刘小新;对象·理论·学术平台——关于华文文学研究“学术升级”的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乃乔;诗者与思者──一位在海外漂泊的华裔诗人及其现代汉诗书写[J];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2 季进;;主持人的话[J];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3期
3 陈大为;现代汉诗的公寓导读[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胡安定;肖伟胜;;“非非主义”反文化游戏及其价值重估[J];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06期
5 ;汉诗·地方主义[J];青年文学;2014年05期
,本文编号:1984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984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