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谈文学作品在传播过程中的艺术手法运用——以村上春村的《海边的卡夫卡》为例

发布时间:2018-06-20 21:16

  本文选题:传播 + 艺术手法 ; 参考:《出版广角》2017年11期


【摘要】:文学作品能够被广泛的传播与接受,不仅是因为受到文字、语言、内容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因为在创作过程中艺术手法的运用。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原因是其巧妙地运用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来普及人性与人情,进而跨越地域限制,于人们之间传播。文章以村上春树的代表作品《海边的卡夫卡》的成功传播为例,详细地阐述及分析了成功的文学作品被传播与接受的原因。
[Abstract]:Literary works can be widely spread and accepted, not only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writing, language and content,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use of artistic techniques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success of literary works lies in their skillful use of artistic techniques of literary creation to popularize human nature and human feelings, and then to spread among people across geographical constraints. Taking the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of Murakami's representative work Kafka by the Se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ounds and analyzes in detail the reasons for the spread and acceptance of successful literary works.
【作者单位】: 河南城建学院;
【分类号】:I313.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楚远;;《海边的卡夫卡》的商业特色[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2 姚迪;《海边的卡夫卡》:一部失败之作[J];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01期

3 张青;;试析《海边的卡夫卡》的命运意识[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秦刚;;《海边的卡夫卡》现象及其背后[J];读书;2007年08期

5 王玉英;闵丝丝;赖晓晴;;《海边的卡夫卡》句式风格探究[J];新闻爱好者;2009年23期

6 夏楠;;《海边的卡夫卡》中的宿命与救赎[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22期

7 林煦;;混淆的罪与恶——论《海边的卡夫卡》罪恶混淆设置[J];小说评论;2011年S1期

8 顾秀琳;;《海边的卡夫卡》互文性解读[J];文学教育(下);2011年05期

9 吴思佳;;论《海边的卡夫卡》的主题[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10 骆巧玲;;成长的宿命与拯救——对《海边的卡夫卡》中的隐喻意象的解读[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铮;《海边的卡夫卡》风靡德奥[N];中华读书报;2004年

2 林少华;海边的卡夫卡[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3 沈维藩;《海边的卡夫卡》——当今日本社会的批判书[N];深圳商报;2003年

4 秦刚;《海边的卡夫卡》的“斯芬克斯”之谜[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5 本报记者 李凌俊;《海边的卡夫卡》热席卷日本[N];文学报;2003年

6 石磊;村上春树推出新作《海边的卡夫卡》[N];北方经济时报;2002年

7 董保纲;在梦幻里穿梭与惊醒[N];中国保险报;2003年

8 许金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在最后一刻关闭世界之门[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9 黄道培;对“绵软灵魂”的追问和拯救[N];湖北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谢珂邋叶渔;这不是成长小说[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莉薇;从《海边的卡夫卡》看欧美文学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赵艳华;论《海边的卡夫卡》[D];山东大学;2006年

3 刘红;《海边的卡夫卡》作品倾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蒋青青;《海边的卡夫卡》的互文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5 万独伊;《海边的卡夫卡》母子关系[D];重庆大学;2014年

6 马晓良;论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的后现代主义倾向[D];湖南大学;2008年

7 洪海萍;《在流放地》和《海边的卡夫卡》的暴力主题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8 方阿离;试论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中的暴力和救赎[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456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0456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e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