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的主体:对《可以吃的女人》的精神分析
本文选题:自我 + 他者 ; 参考:《医学争鸣》2016年05期
【摘要】:加拿大作家阿特伍德的小说《可以吃的女人》描绘了后现代语境下主人公的种种精神症状,这是她的自我异化加焦虑的体现。本文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出发,探讨了小说中女主人公的精神症状,把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解读为拉康的他者—小他者—大他者的原型叙事。通过他者的语言,小说描绘了现代社会中主体的分裂、异化景象。主人公的自我焦虑体现了她对想象界的渴望,希冀通过回归实在界从而实现与母体的融合,这样就可以避免自我的分化,保证自我的完整和统一。但主体形成的要求就是进入象征界,因此女主人公危机的解决也必然是要回归代表象征界的社会体系。本文通过对《可以吃的女人》的精神分析,探讨小说在临床症状、医学哲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
[Abstract]:The Canadian writer Atwood's novel "Edible woman" depicts the spiritual symptoms of the protagonist in the postmodern context, which is the embodiment of her self-alienation and anxiety. Based on Lacan's psychoanalytic theory,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spiritual symptoms of the heroine in the novel, and interprets the three main characters as the archetypal narration of Lacan's other, other and other. Through the language of the other, the novel depicts the division and alienation of the subject in modern society. The protagonist's self-anxiety reflects her desire for imagination and hopes to realize the fusion with the mother body by returning to the real world so as to avoid the self-differentiation and ensure the integrity and unity of the self. Bu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subject is to enter the symbolic realm, so the solution to the crisis of the heroine is bound to return to the social system which represents the symbolic world. Based on the psychoanalysis of Edible woma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novel in clinical symptoms and medical philosophy.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WW031)
【分类号】:I71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化学;论芬奇兼及弗洛伊德对他的精神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1997年01期
2 金华;;《白夜行》中雪穗形象的精神分析[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24期
3 李爱云;;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4 贝丝·毛拉利;;无事生非的精神分析[J];中学文科;2008年07期
5 高晓慧;弥沙;刘昕;王晶;;精神分析视角下的《爵士乐》文本结构[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冯晓凌;;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读赛林格“自我”身份的建构[J];海外英语;2012年17期
7 沈洁瑕;;试以精神分析文论析《一小时的故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8 刘茹斐;;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对美国“迷茫一代”作家的影响[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资云南;安鲜红;;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读《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象征手法[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精神分析与西方现代传记》简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李纯一;在欧洲,,身份不是崇拜对象,而是问题[N];文汇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建廷;《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精神分析”阐释[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2 孙旭阳;《时时刻刻》中女性人物的精神分析女性主义解读[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3 龚s
本文编号:21061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106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