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隐逸与自由:读梭罗与陶渊明

发布时间:2018-08-01 12:27
【摘要】:正梭罗是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超验主义作家,他在《瓦尔登湖》《在康科德河和梅里马克河上一周》等作品中透露出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思想。陶渊明作为"浔阳三隐"之一,已成为我国隐逸文人的代表。两人都崇尚自然与自由的精神,但其隐逸情怀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从两人对自由的诉求看其隐逸追求的不同之处。一、梭罗的创作作为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自然阐释者,梭罗在儿时就对自然饶有兴趣,入读哈佛后也常常闲逛于田野、河畔,观察并记录所见的野生动植物。后来在康科德时,他也
[Abstract]:Zheng Thoreau is a transcendentalist writer in the American Renaissance. In his works Lake Walden and a week on the Concord and Merrimack rivers, he reveals his love for nature and his yearning for freedom. As one of Xunyang three hidden, Tao Yuanming has become the representative of reclusive literati in our country. Both people advocate the spirit of nature and freedom, but their feelings of seclusion are different. First, Thoreau, as the first natural interpreter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was interested in nature as a child. After studying Harvard, he often wandered around the fields and rivers, observing and recording the wildlife he had seen. Later in Concord, he also
【作者单位】: 山东枣庄学院
【分类号】:I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小松;;梭罗的阅读和梭罗的生活[J];博览群书;2003年12期

2 王光林;;美国的梭罗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清衣;;“超越梭罗:文学对自然的反应”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J];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05期

4 王焱;;六十年回眸:梭罗在中国大陆的接受[J];阅江学刊;2011年05期

5 刘略昌;;梭罗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1926~1949[J];中国出版;2011年22期

6 马慧元;;有趣的梭罗[J];书城;2012年03期

7 陈杰;浅析梭罗的文风观[J];当代文坛;1999年02期

8 屈毅博;;梭罗的生态思想探析[J];芒种;2014年08期

9 闫晨晓;;做个自然的膜拜者——《梭罗日记》阅读笔记[J];中学生优秀作文(高中版);2009年Z1期

10 岳春霞;;嫁给梭罗[J];诗刊;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凯;;绿色的视野——谈梭罗的自然观[A];福建师范大学第八届科技节老师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2 陈慧;;论生态文学的开创者——亨利·大卫·梭罗知名度崛起的内外因[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编译 黎文;梭罗在通信中谈论什么[N];文汇报;2013年

2 何山石;与梭罗同赴孤独[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史国强;梭罗的精神家园[N];人民日报;2007年

4 清衣;“超越梭罗:文学对自然的反应”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N];文艺报;2008年

5 刘晓丹邋史国强;湖水依然清澈[N];辽宁日报;2007年

6 泰山学院副教授 文学博士 张鹏;《野果》:追寻恬淡的野趣[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7 苏幕遮;净化心灵的精神家园[N];西安日报;2008年

8 王涵;静听那单一的桨声[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新疆 晨颖;瓦尔登湖的魅力[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1年

10 李学军;走上回家的路[N];中华读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洁;论梭罗与中国的关系[D];复旦大学;2008年

2 孙霄;瓦尔登湖畔的自由之帆[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雪松;亨利·大卫·梭罗的双重性[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2 粟孝君;论梭罗的文明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郭莹;从梭罗对科学的双重情感视角分析其生态思想[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4 吴沙沙;寓言形象的感应、共振、差异[D];集美大学;2012年

5 陈艳君;绿色的呼唤:梭罗生态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吴博;诗意地栖居[D];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

7 杨璐夷;梭罗弓用孔孟语录所揭示的个体主义精神[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8 刘四清;论梭罗的实践观[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9 蔡沁伶;论梭罗对艾默生自然观的继承与发展[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7年

10 赵晶;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梭罗散文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1575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1575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e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