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四背景下周作人“人的文学”观
本文关键词:审美现代性视域下周作人文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师范大学》 2009年
论五四背景下周作人“人的文学”观
伍鹏
【摘要】: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一切价值观念的建立都围绕一个中心——“人”——展开。文化先驱们呼唤“人的觉醒”、提倡“人的自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一种“人”的发现。“人”的发现开辟了五四文学新时代,以主体表现为特征的文学领域,全方位地展现着人的价值存在和美的丰富内涵:文学由关心人的“自然存在”,发展到关心人的“社会存在”;由宣扬普遍而抽象的人性,发展到强化平民意识。 周作人于1918年第一次旗帜鲜明地喊出“人的文学”的口号,相继又发表了《平民文学》、《思想革命》与《新文学的要求》,对其“人的文学”观进行了系统阐释与说明。本文认为,他致力于“人的文学”的理论探索与构建,是顺应了时代潮流并充分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的。本文将周作人“人的文学”观念还原于其具体的生成演绎,把它推置到五四主导文化思潮之中来进行考察。同时,五四不仅是一个社会变革的时代,而且是一个开放进取与文学自觉的时代;许多文化先觉者(如胡适、陈独秀)在这个时代之初就纷纷发表自己的文学理论主张以求建立一个全新的文学理论体系。作为五四新文学运动中“领军者”的胡适与陈独秀,他们的文学观念对其后拥者产生了重大影响,周作人就是其中一例。但在周作人那里,他对胡适与陈独秀的文学观念不是一种简单的接受与拥护,而是通过整合与创新,赋予了五四文学以新的内质,实现了文学在理论上新的突破。为理清周作人“人的文学”观与胡适、陈独秀的文学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本文以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与《思想革命》为中心,对其进行了阐释与梳理。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206.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剑梅;;现代文人“庄子梦”的破灭[J];东吴学术;2011年03期
2 郭志;;日本文化对周作人散文女性观的影响[J];考试(教研);2011年08期
3 徐宏;;周作人思想与散文格调的转变[J];嘉兴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赵普光;;《知堂书话》版本变迁与书话文体认知[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刘佳;;东西方撞融下的人学——探究周作人“人学”思想根源[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炳月;;周作人与《新村》杂志[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2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两种传统[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3 栾保俊;;和青年朋友谈谈气节[A];忘年交书简二集[C];2010年
4 黄万华;;跨越1949: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历史一体性和丰富差异性[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5 胡玉伟;;“革命史观”与解放区文学[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6 王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7 任小玫;;从自我与他者到主体间性:文学艺术批评的生态文明思考——以《徐霞客游记》为个案兼谈我国当代生态文学发展之去向[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生态文明:环境、能源与社会进步”环境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8 南帆;;作家的出生[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1)[C];1999年
9 彭春凌;;分道扬镳的方言调查——周作人与《歌谣》上的一场论争[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10 王风;;为什么要有近代文学[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止庵 学者;[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2 朱辉军;[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3 李炳银;[N];文学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李卿;[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0年
5 吴泰昌;[N];人民日报;2003年
6 夏晓虹;[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郑实;[N];中国文化报;2003年
8 舒芜;[N];北京日报;2002年
9 朱辉军;[N];中国邮政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徐春萍;[N];文学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殿广;周作人文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庄萱;过渡时代的炬火[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美春;从“先驱”到“附逆”[D];山东大学;2008年
4 严辉;周作人晚期散文研究(1949-1967)[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进;流亡异邦的中国文学:张爱玲的启示[D];复旦大学;2006年
6 赖博熙;审美现代性视域下周作人文学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7 徐翔;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神话化现象批判[D];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
8 朱晓江;“文学”与“文明”:周作人散文“反抗性”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吴浪平;中国现代作家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石圆圆;日本梦与中国乡:论周作人对风物的“寄情”书写[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艳;皮格马利翁之恋[D];复旦大学;2010年
2 伍鹏;论五四背景下周作人“人的文学”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袁少冲;周作人早期“人学”思想新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徐峰;论周作人文化视野中的“野蛮”[D];扬州大学;2010年
5 邰莉莉;周作人抄体散文研究(1930-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赛;民俗文化视野下的周作人日本译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孟惺惺;周作人儿童教育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韩笑;发先声于译林,求新知于异邦[D];吉林大学;2012年
9 苏龙祥;论周作人的“趣”[D];西南大学;2012年
10 赵玲玲;周作人与中国隐逸传统[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审美现代性视域下周作人文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78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17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