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晓普巴西主题旅行诗歌的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内部殖民主义解读
[Abstract]:The travel-themed poems written by Bi Xiaopu during his stay in Brazil foresee a gradual and distinct view of travel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Brazilian society and using the theories of colonialism, post colonialism and internal colonialism,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these works relate to geographical and religious expansion and daily life experience. It criticizes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lower and middle class of Brazil by the European colonists, the American neo-colonists and the upper class of Brazil. At the same time, it criticizes the lower and middle class people in Brazil who are content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unwittingly sympathize with the colonists and the upper society. Bi Xiaopu's masterpiece Crusoe in England, with his irony of Defoe's Robinson Crusoe, reflects the attitude of alienation from colonialism and approaching post-colonialism.
【作者单位】: 厦门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毕晓普的诗歌与诗学研究”(10YJA752038)
【分类号】:I712.0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伊丽莎白·毕晓普;施玮;;毕晓普诗十首[J];江南(诗江南);2012年03期
2 施玮;;细节营造诗性的眼镜——毕晓普诗歌译后感[J];江南(诗江南);2012年03期
3 李佩仑;;另一种修辞:不动声色的内心决斗——论伊丽莎白·毕晓普的诗歌艺术[J];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02期
4 胡英;;伊丽莎白·毕晓普与玛丽安·摩尔[J];名作欣赏;2013年33期
5 崔恩昊;;解读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内部空间——以“六节诗”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年04期
6 胡英;;地理、旅行与家园——论伊丽莎白·毕晓普的旅行诗学[J];名作欣赏;2014年16期
7 庞密香;;沉默的歌者——伊丽莎白·毕晓普和她的代表作《鱼》[J];译林;2008年06期
8 金阗;吴静;;美国女诗人毕晓普的诗歌魅力[J];芒种;2012年16期
9 罗雅琴;何树;;一种制衡的技艺——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视角转换分析[J];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04期
10 杨华;;论伊丽莎白·毕晓普的流放与诗歌创作[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丽;伊丽莎白·毕晓普[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宫溧;伊丽莎白·毕晓普为爱所驱动的无止境漫游[D];河北大学;2014年
3 张琳;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后现代性[D];重庆大学;2008年
4 谢言枝;行走在半梦半醒之间—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超现实主义特征[D];南昌大学;2010年
5 李碧萍;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音乐性[D];湖南大学;2011年
6 刘欢梅;《地理Ⅲ》:回忆中的自我审视[D];中南大学;2011年
7 胡英;诗画交融的技艺[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82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182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