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中国意识”的深层表达——兼谈华文小说《合欢牡丹》的艺术特征

发布时间:2018-08-26 13:11
【摘要】:正"中国意识"一词用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最早或见于饶們子、杨匡汉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教程》书中。"中国"一词在种种语境中,意义在种族(race)、民族(nation)、国家(state)之间滑动,再加上经常与"爱国主义"、"祖国"之类情感意味极浓的词语互用,含义变得模糊、微妙。"中国意识"这样一种表述,也许能涵盖"爱国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祖国"、"传统"、"现代"、"炎黄文化"等词语群所包含的诸多种族
[Abstract]:The term "Chinese consciousness" is used in the study of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 It is first found in Rao Munzi's book "A course in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 edited by Yang Kuang-han. " In various context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China" slips between the ethnic (race), nation of (nation), and the (state) of the nation, and often interacts with words with strong emotional connotations such as "patriotism" and "motherland", and the meaning becomes vague and subtle. " The expression "Chinese consciousness" may cover a number of ethnic groups, such as "patriotism", "nationalism", "motherland", "tradition", "modern" and "Yanhuang culture".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文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虹;史与诗──评《菲律宾不流血的革命》兼谈海外华文文学的“宏大叙事”[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1年03期

2 高鸿;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文化视野[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黄万华;寻根与归化 :80年代后海外华文文学创作的新姿态[J];华文文学;2002年02期

4 同施;“海外华文文学沙龙”在同济大学进行与会者就世界华文学前景展开热烈讨论[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2年01期

5 史进;试论海外华文文学的文化品性[J];理论学刊;2003年04期

6 方忠;海外华文文学的文化价值取向一瞥[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3年01期

7 梁丽芳;扩大视野:从海外华文文学到海外华人文学[J];华文文学;2003年05期

8 饶們子,李亚萍;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反思与拓展——与饶們子教授对谈[J];学术研究;2003年08期

9 王宗法;关于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的教学与体会[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01期

10 梁丽芳;扩大视野:从海外华文文学到海外华人文学[J];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公仲;请以更多的热情关注海外华文文学[N];文艺报;2008年

2 华闻;“华文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N];文艺报;2010年

3 饶們子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首席专家、暨南大学教授;寻找海外华文文学的世界坐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记者武勇;“华文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南方日报记者 郭珊;“文化复兴”不等于否定现在 也不是重复历史[N];南方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张红文;海外华文文学:架桥中西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7 庄伟杰;海外华文文学的前沿问题和诗学建构新思考[N];文艺报;2012年

8 刘静;海外华文文学成为中国文学新力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9 饶們子;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需要关注的新视点[N];文艺报;2006年

10 曹竹青;推进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N];文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思捷;身份书写与跨文化心态透视[D];暨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谢聪;三十年来大陆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评述[D];苏州大学;2011年

2 魏莉莉;新历史主义视阈下的海外华文文学[D];兰州大学;2007年

3 李冉;伤痕记忆与新世纪海外华文文学[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04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204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5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