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终结的感觉》中主体性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05 19:26
【摘要】:朱利安·巴恩斯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其作品曾四度获得英国小说界最高奖项布克奖的提名,其中他的代表作《终结的感觉》于2011年最终摘下这一殊荣。在《终结的感觉》一书中,年近六十的主人公托尼认为自己的人生平静祥和,但一份遗嘱的到来打破了他的平静,他开始反思过往岁月,逐渐认清了真实的自我,并从此陷入了自责与悔恨之中。托尼的这一自我反思与自我认知的过程实际上蕴含着当代人的主体性探究这一深刻的主题,而这一主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将借助法国哲学家列维纳斯的主体性理论对该小说进行深入的解读。列维纳斯批判了以“同一”为特征的西方本体论哲学,倡导以“责任”为前提的伦理学。他提出主体性应该是“为他”的伦理学的主体性,而不是“为己”的本体论的主体性。本文将分析小说《终结的感觉》中的主人公托尼对过往岁月的反思与对原有自我认识的否定。年轻时的托尼通过固守自我、同化他者这两种方式来满足“舒适的”自我认知需要,从而构建了本体论基础上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的本质是“为己”,暴露了人性的缺陷。后来,一份遗嘱的到来使得他逐渐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不断认清了自己同化他者的错误行为。因此,其构建在本体论基础上的主体性也不断遭遇到了挑战,这种主体性使其困惑,并最终被彻底解构。这表明,以“同一”为特征的本体论不是主体性构建问题的真正答案,以“责任”为前提的伦理学才是主体性构建的合适基石。在小说的最后,尽管托尼想要弥补自身的过错,但由于相关受害人都对他无所诉求,因而他无法承担相关责任,也就无法构建列维纳斯所说的伦理学的主体性,只能在无穷无尽的悔恨与遗憾中度过余生。这也表明,构建伦理学的主体性必须倾听他者的呼唤,必须承担起为他者的责任。总之,小说中所揭露的主体性问题值得关注,对当代人应该构建什么样的主体性,以及如何去构建主体性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Abstract]:Julian Barnes is a well-known contemporary British writer whose work has won four nominations for the Booker Prize for the highest prize in British fiction. His masterpiece The Sense of End finally won the prize in 2011. In his book The Sense of End, Tony, a protagonist of nearly sixty years, thinks his life is peaceful and peaceful, but a legacy. The arrival of the will broke his tranquility, he began to reflect on the past years, gradually recognized the true self, and then fell into self-reproach and regret. Tony's self-reflection and self-cognition process actually contains the profound theme of contemporary human subjectivity, which has not yet caused the study. Levinas criticized the Western ontological philosophy characterized by "identity" and advocated ethics based on "responsibility". He proposed that subjectivity should be the subjectivity of "for him" ethics.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ony's reflection on the past years and his denial of the original self-knowledge in the novel The Sense of End. Tony's younger self-cognition needs are satisfied by sticking to the ego and assimilating the other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ontological foundation. Subjectivity on the basis of subjectivity. The essence of subjectivity is "for oneself" and exposes the defects of human nature. Later, the arrival of a will made him gradually out of the self-centered world, and constantly recognized his own incorrect behavior of assimilating the other. Therefore, the subjectivity on the basis of ontology has been constantly challenged. Sex perplexes it and eventually deconstructs it thoroughly. This shows that ontology characterized by "identity" is not the real answer to the question of subjectivity construction. Ethics based on "responsibility" is the proper cornerstone of subjectivity construction. At the end of the novel, although Tony wants to make up for his own fault, the victim concerne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him. It also show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bjectivity of ethics must listen to the call of the other and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other. In short, the subjectivity revealed in the novel. The question deserves attention, which has profound enlightenment to what kind of subjectivity should be constructed by contemporary people and how to construct it.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广胜;读者的主体性与文本的主体性[J];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04期

2 高岸起;论自由与认识的主体性[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卢风;论自然的主体性与自然的价值[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郝丽;论文化建设中人的主体性[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4期

5 王明剑,陈志芳;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J];教育导刊;2002年Z1期

6 陈若松,陈艳飞;知识经济与强化人类活动的主体性效应[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李长成,陈立新;走出近代主体性的困境[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武星亮;哲学应高扬人的主体性[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7期

9 张乃良;知识分子主体性的消解及重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李生滨;诗人性情和文学的主体性关照[J];克山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维楚;;试论科学发展观关于人的主体性的思想[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2 段建海;;共产党人主体性的科学定位[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3 邹安乐;;论主体性发挥的立体性思维[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建勋;;论犯罪机遇的主体性及其控制对策[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张明元;;改革开放30年我国社会个体主体及其主体性的变化[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汤荣根;;尊重主体性 让表达之树常青[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八——追寻的旋律[C];2003年

7 姚站军;;科学发展观中的人的主体性意义张扬论纲[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陈颖;;发展学生主体性,找到写作的意义[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占馥;;辞章的主体性和规律性[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10 王守才;;初中生主体性参与教学策略,为人才培养保驾护航[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都明;课程改革应正视教师的主体性[N];闽南日报;2007年

2 廖申白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德性的主体性与普遍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山东省嘉祥县嘉祥镇五老洼小学 纪翠芳;发挥学生主体性[N];中国教师报;2014年

4 王惠东(作者单位:江苏锡山市华庄高级中学);学生主体性管理模式初探[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马中柱;高扬党的主体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N];广州日报;2003年

6 谢安民 作者单位:乐清市委党校;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构建和谐主体性[N];温州日报;2007年

7 何兰生;发展农村到底以谁为主[N];农民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陈明 付奇 本报实习生 马青青 杨梅;创新主体性,并非就是单打独斗[N];新华日报;2012年

9 张曙光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扬弃只从主体性出发看待价值的思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早报记者 袁达;金正恩批平壤机场设计未突出主体性民族性,要求停工修改[N];东方早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蕊鞠;论译者的主体性[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宋兵超;主体性困境的消解[D];苏州大学;2015年

3 邱小丹;同传译员发挥主体性的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4 孟杰;材料与综合绘画在实践中的运用[D];山西大学;2015年

5 刘亚梦;消费社会中主体性的消解与建构—德里罗小说《地下世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张蓉蓉;《占有》中女性角色的福柯式解读[D];东南大学;2015年

7 孙慧艳;《甘蔗》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性[D];浙江大学;2016年

8 孙晓明;凝视下的“他者”-英美短篇小说中的猫意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9 罗玉兰;陪同口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体现[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10 张倩芸;《消失的爱人》中不可靠叙述和话语权力对主体性的构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25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225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6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