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论《特别响,非常近》中的空白艺术

发布时间:2018-10-20 16:16
【摘要】:学界大多从创伤视角阐释乔纳森·萨福兰·弗尔的后"9·11"小说《特别响,非常近》,然而,若在空白论的观照下,从语言空白、版式空白与结尾空白等三方面剖析该小说的空白艺术,则可提供"一种打破文本疆界和惯例束缚的全新视角"。语言空白的模糊性与多义性使小说文本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其最高形式——失语——更具有无言之美;一句话一页与空白页所呈现的版式空白实是"有意味的形式",亦成为可读更成为可写的文本;结尾空白含蕴极其丰富,既惊喜意外又发人深省。《特别响,非常近》中的空白是无象中的有象,无形中的有形,亦是一种召唤结构;而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态,空白艺术则是阅读与审美的起点,更是艺术韵味与意义再造的源头活水。
[Abstract]:Most scholars interpret Jonathan Suffolan Freer's post-9 11 novel, "very clo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uma. However, in the light of blankness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blank, To analyze the blank art of the novel from three aspects, namely, the layout blank and the ending blank, can provide a new angle of view to break the boundary of the text and the bondage of the convention. The fuzziness and polysemy of the language blank make the text of the novel achieve the aesthetic effect which is full of words and infinite meaning, and its highest form, aphasia, has the beauty of silence; The blanks in a sentence page and blank page are actually "meaningful forms" and become readable and writable texts; the ending blanks are extremely rich, surprising and thought-provoking. The blank in very near > is the image in the absence, the visible in the invisibility, and the calling structure; and as a special form of artistic expression, the blank art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reading and aesthetic appreciation. It is also the source of artistic charm and meaning re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基金】:2015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WWB006) 2015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15jsyw-23)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邴照宇;;管窥《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召唤结构[J];新西部(理论版);2012年03期

2 王长俊;“召唤结构”分析——兼谈诗歌释义问题[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3 沈健;论诗歌的召唤结构[J];湖州师专学报;1992年01期

4 成远镜;作为召唤结构的典型的特殊性[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5 李通;;召唤结构理论及其阅读教学运用[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03期

6 杨泉良;;语文课程标准“召唤结构”对应的几种关系[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11期

7 翟大炳;;读出新意与“召唤结构”[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徐牧;董广;;召唤结构:另一种陌生化美学[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2年04期

9 陈裕英;文学召唤结构的营造[J];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10 邹祖兴;;“召唤结构”简析[J];中文自修;199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罗佳;爱伦·坡恐怖短篇小说的召唤结构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4年

2 李红英;《第二层皮》的召唤结构解读[D];兰州大学;2012年

3 董志铭;秩序的中断与召唤结构的空白点之比较[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4 魏泓;文学的召唤结构和其翻译中的再创造[D];安徽大学;2006年

5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鲁艳芬;探索召唤结构对广告图形设计的影响[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7 孙权芳;隐含读者与真实读者的合作[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83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2836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3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