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福会》中的空间设置与华裔群体身份建构
[Abstract]:Amy Tan's Joy Luck Club mainly involves two kinds of space, Old China and Chinatown, which not only outline the cross-regional living experience of Chinese immigrants and their descendants, but also show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ir life circumstances and destiny in different spaces. Therefore, the spatial scene in the Joy Luck Club can also be used as one of the clues for the researchers to explore the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population: the attention and cognition of these two heterogeneous spaces is the process of self-reflection and self-pursuit by the Chinese community. Their views and attitudes towards various spaces reflect their inner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societies and their repositioning of themselves.
【作者单位】: 合肥学院基础部;
【基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华裔主体性游移及身份认同的流散特质——谭恩美小说的中国书写研究”(SK2015A348)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盛周丽;许锬;;中国记忆与华裔的身份追寻——散居认同理论下的《喜福会》释读[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2 金学品;;试论华裔美国文学中“孝”的空间维度:以伍慧明小说《骨》为中心[J];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01期
3 尹锐;;划界与跨界:空间批评视阈下的《郊区佛爷》[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赵文书;;华裔作家文化转向原因探析[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方何荣;;《喜福会》中的空间设置与华裔群体身份建构[J];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04期
2 杨廷勇;;追寻·焦虑·跨越——论库雷西小说《郊区佛爷》的混合身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年04期
3 姜萌萌;;当代美国华裔戏剧的性别身份建构[J];外国语文;2014年02期
4 盛周丽;王晓凌;;无处宿归的灵魂——《生日》中三重空间的身份印记[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3年02期
5 黄少雯;;冲突与改变:《郊区佛爷》中的父亲形象[J];莆田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6 严又萍;傅俊;;论《妈,爸,我和白人女孩同居了》中的生存困惑[J];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04期
7 韩琪;;用“人格结构理论”解读伍慧明《骨》中安娜之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弥沙;;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国华裔小说中的延续与断裂[J];学术交流;2011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荣明;;历史真实与历史记忆[J];学术研究;2010年10期
2 黛博拉·迈德森;徐颖果;丁惠;;双重否定的修辞格——加拿大华裔离散文学[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蒲若茜;;华裔美国作家笔下的历史再现[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王炎;黄晓晨;;历史与文化记忆[J];外国文学;2007年04期
5 M.福柯;王U喎,
本文编号:23040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304076.html